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部分

算是有頭有臉的大客棧,可見每年來泰山進香的遊客規模之大。

“泰山是皇帝得了祥瑞才能封禪的地方,登萊百姓幾乎家家都要來進香的。你來這幾日兄長沒空陪你,可以讓閔子若安排人送你上山看看。”朱慈烺見了妹妹,一邊用冒著濃濃熱氣的帕子燙臉,一邊笑道。

“是啊,還能求官得官,求子得子,煞是靈驗……皇兄,這套說辭我都聽下面掌櫃說了幾百回了。”朱媺娖見了兄長這副疲憊模樣,也是心中不忍,卻還是嘟嘴道:“我來就是想知道,皇兄為何要故意氣爹孃。”

“呦呦,還真是來興師問罪的啊。”朱慈烺呵呵笑道:“大人的事,你多看多聽少說話才是道理。萊州的孤兒院如何了?”

“皇兄百忙之中竟然還記得孤兒院?”朱媺娖氣惱哥哥小看她,免不得語帶諷刺。不過見哥哥似乎沒有聽出來,只得正色答道:“現在共有故而一萬兩千人了。”

“這麼多了!”朱慈烺有些意外:“銀糧夠麼?”

“主要是三到十歲的小娃娃收了許多。”朱媺娖咬著嘴唇道:“還有就是有人故意把女孩扔在門口,我也都收下來了。”

朱慈烺點了點頭,道:“這事的確是我顧慮不周到,多虧妹妹你心善,做得好。”

“真的?”世人重男輕女,總覺得女子無用。朱媺娖原本以為哥哥會訓斥她,沒想到竟然是褒揚,不由喜出望外。

“陰陽有別,卻無高低。男女均衡是國家大事,怎能只長養男子呢。”朱慈烺起身道:“不過如此一來,糧食的事也的確壓力大了些。”

“孃親讓宮中縮減些用度,倒是也能支撐一時。”朱媺娖道。

“讓爹孃省口食可不行。”朱慈烺搖頭道:“這樣,我讓各府縣整理空地,分給這些孤兒。凡有領養者就可以一併獲得地利,直到孤兒成年。另外……”朱慈烺說到一半,硬生生止住話頭:“二位先生來了?”

站在門口的陸素瑤福身稱是,朝朱媺娖愧疚一笑,又道:“總軍法官武長春上校,報說有緊急事務,求見殿下。”

朱慈烺道:“讓他候著,先讓二位先生進來。”他又轉向朱媺娖,看到妹妹失落的目光,靈光一閃,道:“陸素瑤,你去叫上姚桃,跟坤興公主議一下孤兒院之事,儘量做到幼有所養,還要避免情弊。商議定了,再具本呈進。”

朱媺娖有了差事做,頓時一掃陰鬱,愉快地福身告退,跟陸素瑤去職房開會了。(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推薦票,最後幾個小時了,希望能呆在前一百名裡。

二六零 誰家茅屋一聲雞(一)

崇禎十七年的六月是山東大地收穫的時節。

先熟的大麥今年收成不佳,這是去年仲秋時候種下的,碰上冬天雪少,春夏雨少的氣候,能夠不絕收已經是運氣了。何況這回蝗蟲沒有釀成大災,足以讓人喜出望外了。

同樣種於去年的小麥要過了夏至方才收割,因為新開的水渠和深井,收成倒是比之前預料的要好許多。在兩麥收割之後,要立刻耕種大豆,以保養土地肥力。等大豆收穫之後,再種植高粱、穀子、玉米等秋禾。由此而形成了山東兩年三熟的農業規律。

“現在沙地、灘塗都能種糧食了,今年該是餓不死人了。”村老負手站在地裡,遠目眺望,看那氣概,就彷彿是君臨天下的雄主一般。

另一個蹲在地裡的老者緩緩站起身來,一副苦大仇深的面孔上堆滿了褶皺。他不滿地看了村老一眼,道:“你踩著苗了。”

村老一低頭,腳沿果然蹭著了一株嫩苗。他連忙錯開,倒沒什麼不好意思。

“農老,我這片地還行麼?”王老五端了碗水,遞給那苦大仇深的農老。

農老並不姓農。

各州縣遴選出精通耕作的老農,分派各村,指導農事,名為農老。

村老、農老,以及教官,三者就形成了鄉村中的三老。在城鎮中沒有村老和農老,但有里長和勸學,一樣有教官,仍舊是洪武時代的三老設計,不過就是充實完善了許多。

農老喝了半碗水,將剩下的半碗小心翼翼倒進了苗根,起身還了碗,道:“水夠了。肥欠點。”

王老五有些無奈,道:“現在肥又貴了,還不好買。”

農老隨口道:“封家村那邊常有大軍進進出出,修了好幾個大糞坑,你去那兒準能買上。”

在這個資訊不通的時代,幾十裡外的村子就是另一片天地。能夠知道縣城裡發生什麼事的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