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援。

同樣道理,大軍也不能南下,否則李自成肯定會率軍渡河,搶佔山西、大同,將蒙古隔絕在關外,甚至直下三關,再次兵臨北京,讓滿清陷入兩面作戰的窘況。到了那時,十萬大軍只能再次往關外苦寒之地去了。

正因為這種態勢十分明顯,現在京畿附近圈地的旗人已經越來越少,更多的人選擇將搶到的人口、財物,送出關去,以免到時候來不及運走。多爾袞自己也缺乏守住北京的信心,但仍舊下了嚴令,禁止這種有害士氣的事發生。

對於李自成而言……

“朕還是要打過去!”

李自成站在西安城樓,身邊站著劉宗明和田見秀兩員大將。因為朱慈烺的東宮軍橫空出世,大順軍撤入陝西之後並沒有受到進一步追擊,總算站穩了陣腳。

巴哈納和石廷柱沒能按照歷史原劇本增援葉臣、姜瓖,使得滿清攻略山西的進度遲滯良久。

太原守軍在大順山西節度使韓文銓、總兵陳永福的帶領下,以三萬大軍並六萬百姓,遷入盂縣。過井陘,到真定府一帶安置。另外也有人逃去了陝西,選擇了李自成,但清兵入太原的時候,這裡幾乎就是一座空城。

沒有人口就沒有包衣阿哈,就沒有送死的馬前卒。東虜的軍力就不足以繼續侵佔山西西部,更別說渡河而擊。清廷命姜瓖率部攻擊尾隨移民大隊,攻打盂縣,卻在大南溝被明軍伏擊,死傷慘重,只得退回太原休整。

“糧食收上來之後,咱們就打過河去。”李自成再次道,“額就不信打不過那幫韃子!”

劉宗敏聽田見秀講過一片石的戰事,憂慮道:“聖上。咱的兵跟韃子兵相比,恐怕還弱了一籌,先據河固守,鞏固河南、佔據湖廣才是上策。”

“聖上,如今左良玉那賊鳥佔據著武昌,若是不奪回湖廣,恐怕軍糧也難以為繼。”田見秀焦慮道。

小冰河期從南宋開始,到明末達到頂峰。尤其是萬曆八年開始。太陽黑子活動消失,而這一天文現象將延續七十年。也就是到崇禎二十三年結束——原歷史時空中的順治七年。在這七十年裡,山陝西北一代的自然環境極其惡劣,顆粒絕收已經形同常態,農民甚至直接吃種子,否則種下去之後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好在大明幅員遼闊,湖廣熟天下足。西北發生這樣的自然災害,還可以呼叫湖廣的糧食進行賑災。然而一旦吏治敗壞,救災糧被層層瓜分,奸商再屯糧抬高米價,西北脆弱的社會生態頓時被打破。發生農民起義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闖營就是從這個時期走過來的,誰都知道金山銀山不如面山米山,湖廣糧倉遠比顆粒無收的山西重要得多。

“山西若是不握在手中,大軍就必須沿黃河據守,得耗去多少兵力?”李自成反問道:“剩下那些兵力,怎麼從左賊的二十萬大軍手裡搶回湖廣?只有打下山西,以精兵扼守關隘,才能儘早抽出大軍南下。”

劉宗敏覺得道理上這麼說是對的,到底關隘是死的,兩千人守關,就算對方有一萬人也未必能輕易攻下。沿河據守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被人偷渡,而且到了冬天河水冰封,可渡之處良多,光守著渡口也是沒用的。

李自成嘆道:“糧食不夠,也只能讓人去左賊那邊買了。”

左良玉佔據荊楚之地,自成藩鎮,從來沒想過要困殺張獻忠、李自成。這種賣糧資敵的事,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何況他也不用親自出面,下面人走私了糧食,自然會給他孝敬。

劉宗敏和田見秀見李自成心意已決,只得道:“聖上,若是如此,目今還是得先操練兵士,配備軍械,徵集鵰翎、魚膠,否則實在不足以出征。”

李自成黯然道:“準。這事就交由你去辦吧。”

三人正說著,李自成一回首,見顧君恩正快步過來,手中捏著一封黃紙皮軍報:“陛下!亳侯李過率部渡河了!”

“何人下的令!”李自成聞言登時大怒,心中悽苦悲涼憤懣,暗道:連自家侄兒都要投降韃子了麼!

顧君恩微微搖頭:“還未打探清楚。”

“再探!”李自成只覺得眼前發黑,伸手扶住了城牆。從佔據的地域而言,他如今手控陝甘寧三地,又佔據著豫西、荊北,麾下披甲足有百萬眾。然而從態勢上看,卻頗有窮途末路之感,甚至連大順高官都覺得這個政權難以長久,在暗中尋找退路。

“陛下,”顧君恩又輕聲道,“東邊來了些商人,想用棉衣換馬……”

李自成強撐起腦袋,眼中已經佈滿血絲:“哪個東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