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十分依賴,伸出小手抱著她的腿貼著臉說:“花兒要娘,不要爹爹,他不要我們了。”
“好孩子,娘帶你去省城,我們坐電車坐火車,吃很多好吃的好不好,不去管爹爹。”
“好。”花兒笑著露出一口黃牙,小小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傍晚楊父楊母回來時,照常將兩個兒媳婦兒嘮叨了幾句,也沒聽說楊大旺的事兒,只以為他還在外面野著,又開始數落起寶貝孫子。
桑二孃忍著淚,怕走路風聲兒子在外面危險,只能裝作沒見過他的樣子。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顧曉曉就揹著花兒和小包裹,搭上了去縣城的牛車。
楊父楊母以為她去城裡做繡活,只叮囑她一定要多賺錢銅元,和花兒在外面不要貪嘴,錢省下來寄給楊天籟。
就要離開了,顧曉曉也懶得和他們頂嘴,只嗯嗯啊啊的敷衍著。
等坐上牛車後,她抱著花兒心中好不寬敞明亮,風是清的天是藍的,遠處山上的白雪都是迷人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今日之後,她就要和花兒走上新的人生和征程了。顧曉曉胸中豪情萬丈,將楊家拋到了九霄雲外去。
(繼續求票,過了12點票就沒了)(未完待續。)
第五二零章 民國苦命童養媳10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天氣微涼,顧曉曉用圍巾將花兒小臉裹得嚴嚴實實的,將兩人行李抱在懷裡。她面板白皙了些,也比剛入任務時豐滿,但總體來說還沒脫離村婦的形象,行走在路上,容貌不會惹人覬覦。
這對顧曉曉來說是一樁好事,若她容貌生的昳麗些,一路還要費心遮掩。經歷了那麼多工,美貌對她來說,也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了。有了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不必愁腸百結。
花兒熟悉了到縣城的路,等到了以前下車的地方,孃親牽著她又換了輛馬車,高大的馬兒打著響鼻,蹄子踢踏踢踏的踩著,發出悶悶的響聲。
花兒坐慣了牛車,冷不丁挨著高頭大馬心裡有些害怕,抓住顧曉曉的衣襟:“娘,我們去哪兒。”
顧曉曉輕輕蒙上花兒的眼睛,將她摟緊了些:“我們去很遠的地方,那裡有漂亮的大房子,還有會冒煙的車子,花兒喜歡麼?“
花兒將腦袋歪到了孃親懷裡,嗯了一聲:“喜歡,我們去看會叫的車。”
雖然這個時代已經有了汽車、火車和飛機,但在玉和縣裡汽車還是西洋景,不是說買不起,是買了也開不進來。有時髦的年輕人已經蹬起了腳踏車,那種老式的笨重腳踏車。光一個橫樑就叫人望而生畏。
年輕人當做潮流,西裝革履的騎腳踏車,上了年紀的人則嫌不夠體面。嫌這些年輕人腦殼壞掉了,才蹬外國賣來的“洋馬兒”。
不過,玉和縣雖然沒有汽車,但坐過汽車和火車的人還是有的,這是很好的炫耀談資。顧曉曉和花兒聽到的都是轉了幾手的訊息,所以格外誇張些。
比如,愛扯閒話的老媽子口中。飛機跟一個大鐵鳥似的張開翅膀能飛十萬八千里,汽車就是會冒煙的鐵盒子,火車像蜈蚣一樣有一節一節的身子和腳。
花兒很喜歡聽這些。孩子們對於新奇的事物總是感興趣的,由此記住了會叫的車和飛上天的鐵鳥。
道路崎嶇,好在最近天氣晴好,只是顛簸了些沒有滑溜溜的冰和泥濘。顧曉曉被顛的五臟六腑好像移了位。車上其它人也好不到哪兒去。
花兒在她懷裡坐著,受到顛簸稍小些,不過馬車每次停靠時,車上人都會下去吐上一通。這大半年,顧曉曉都在忙著引氣入體,拿靈氣滋養經脈,平時不顯山不露水,這個時候倒體現出了功用。
這一路走的好不辛苦。到了石樓縣,顧曉曉順利和神色悽惶的楊大旺碰面。他盯著兩個黑眼圈,頭髮亂糟糟的挎著個小包袱,一直蹲在石樓縣馬車中轉地不遠處的巷子口。
從玉清鎮到石樓縣,楊大旺兩天兩夜沒合過眼,精神緊繃已經快要撐不住了,見到顧曉曉他幾乎是帶著哭腔喊了聲嬸孃。
顧曉曉本來想直接趕路,見楊大旺這樣子,再趕下去身子怕是要吃不消,花兒坐了這麼久的車也倦的吃不下東西,於是道:“走吧,先找個地方歇歇腳,明兒在趕路。”
楊大旺在地上蹲了好一會兒,又猛然跑了幾步,正要答應腳步踉蹌急忙扶住了旁邊的牆壁,搖了搖腦袋說:“好,嬸兒,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