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自然是千難萬難的。比老太太難纏的婆婆有的是,這其中做兒媳的也有不少出身硬氣,可為何明知道婆母不喜,還要上趕著孝順?”
鄭氏聲音淡淡的,語調平平:“不就是為了名聲嗎?為了點名聲,上趕著找不自在,我是沒這習慣。再說,嬤嬤以為,自打當年鬧了那麼一出,我還有什麼名聲可說。”最後一句帶上了自嘲的口吻。
宋嬤嬤滿是心疼,想寬慰鄭氏兩句,可話卡在喉嚨裡不知道說什麼好。她只能接著說道:“太太,這是其一,其二,卻是各位太太主母們做給自個老爺們看的。男子雖然心粗,可卻不笨,自己母親如何,時間一久自然是知曉一二的。兒媳們去孝順婆母是在做給自個的夫婿瞧,讓他們知道自個的辛苦和對著他們的那份心意罷了。”
鄭氏聽了覺得有幾分道理,她和紀博雖然多年下來也算恩愛,可這幾年,紀博對著她瞧著不錯,到底沒了以往的那份親暱。好像就是從三年前,老太太認為是她下手害得紀安發高燒的時候責罵了她不賢開始的。
雖然最後紀安挺了過來,可她心中委屈,對著老太太自然是疏遠了,請安也從五日一次,改成了十日一次。現在想想,紀博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慢慢的減少了到她院子裡的次數。
這麼一想,鄭氏便不怎麼出聲了。宋嬤嬤知曉鄭氏的脾氣,直接說道:“太太,我也知道老太太的難伺候,您也不用太殷勤,只要心意到了就成。我瞧著過幾天安少爺要去書院,這一去十天半個月才能回來一趟。老太太那兒膝下無小輩解悶,不如,您把大姐兒送過去給老太太養著,解解悶。”
鄭氏不傻,她一聽宋嬤嬤的話就知道意思了。送個孫女給老太太養,既表明了自家對著老太太的孝順,又分了紀安的寵。都是紀家的子孫,大姐兒雖然是林姨娘所出,可林姨娘還是老太太身邊的大丫頭出身,以前可是很得老太太的意。
這把大姐兒送過去,一個是整天在身邊孝順貼心的孫女,一個是遠在書院十天半個月都見不著面的孫子。老太太就是再疼愛紀安,也得分些心思在大姐兒身上。當然,要是老太太更喜歡大姐兒那更好。一個庶女,以後不過是一副嫁妝了事,嫁的好還能有益於侯府。
鄭氏笑了,對著宋嬤嬤說道:“嬤嬤,你說得有理,大姐兒本就是庶出,要是能被老太太教養幾年也是福氣。林姨娘是老太太那兒出來的,以前也是很得老太太意,想來大姐兒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趁熱打鐵,鄭氏立馬道:“嬤嬤,去給侯爺傳個話,就說我請他來一趟。”
雖然天色已晚,可宋嬤嬤就是要這個效果。這個時候請了侯爺過來,再把事情一說,侯爺也不會再走了。她總覺得多子多福,自己家太太雖然有了世子,可多生幾個總是不會錯的。
於是,紀博剛剛想去白氏的凝翠園就被鄭氏請到了留園。
紀博剛剛踏進院子,就瞧見了鄭氏站在門前等著,月光之下,鄭氏一席月白綾羅薄衫,滿頭青絲只戴了一直玉簪,瞧著紀博進來,臉上充滿了喜悅之情,忙上走上前來。
紀博走到鄭氏面前,拉著她的手,笑著說道:“天色已晚,太太怎麼不在屋子裡等著。”
鄭氏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對他溫柔一笑,兩人並肩就進了屋子。
下人們端茶送水,忙了一會,屋子裡才靜下來。鄭氏有著嗔怪的對著紀博說道:“侯爺這有半個月都沒來我這院子了,瞧著,恐怕都快認不識我這地了。”
紀博也不說話,只是帶些笑的看著鄭氏,半響,鄭氏自個先紅了臉。身邊的下人很識趣的退了下去,鄭氏扭捏了半天,才說道:“侯爺,我瞧著安哥兒馬上要去書院了,老太太膝下寂寞,不如把大姐兒送過去給老太太養著。大姐兒是庶出,要是能給老太太教養幾年,以後說親旁人也要高看一眼。都是侯爺的子女,我這個做嫡母自然是要為他們打算的。”
紀博聽著慢慢的坐了過來,拉著鄭氏的手說道:“難為你有心了,母親年紀大了,有的時候性子左了,你多擔待些。”
鄭氏抬起頭來,眼中情誼綿綿,對著紀博柔聲道:“侯爺這是哪裡的話,孝順老太太乃是我的分內之事。以前是我糊塗了,和老太太置起氣來,累的侯爺為難了。這幾年,我也明白過來了。夫妻本是一體,老太太對侯爺有生養大恩,就是為了侯爺你,我也得多儘儘孝道才是。可惜我面子皮薄,又不好意思去給老太太說軟話。這不,就求到侯爺跟前,還望侯爺不要怪我早先不懂事才好。”
紀博聽著很是動容,神情更加的柔和:“怎麼會,你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