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9部分

直接打到莫斯科的話,兩翼是相當危險的,隨時都可能會被蘇聯人包餃子。

希瑞克點點頭:“這個方案是可行的。為了提高我們的部隊的機動能力,中路和南路的軍隊裡,每支軍隊都需要有一萬輛左右的坦克,五萬輛左右的裝甲車。”

在整個歐洲的戰場上,德國對於閃電戰已經是爐火純青,他們應用得相當到位了,而蘇聯幅員遼闊,依舊是坦克部隊發揮的舞臺。

即使如此,希瑞克提出來的這個要求,還是讓施佩爾皺了下眉頭。

歷史上的巴巴羅薩計劃,德國總共才準備了四千多輛坦克而已,而現在,希瑞克要求總數兩萬多!

當施佩爾上臺之後,就開始推進德國的軍事工業的加速了,尤其是現在,整合了法國,英國的軍事工業,德國的軍工生產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即使如此,到現在為止,德**隊中裝備的坦克數量,才不到一萬輛而已。

要知道,歷史上的時候,德國坦克還都是三號和四號為主的,現在,已經是黑豹3為主,甚至開始生產虎式坦克了。

這些坦克工藝複雜,產量可沒有那麼容易提高的。

尤其是,要從生產線上抽調工人,那新的工人的磨合也需要時間,一下子再多生產一萬輛坦克?哪裡有那麼容易!

還有五萬輛左右的裝甲車啊!

以前的時候,德國裝備的主力是在福特十噸級卡車上改進出來的輪式步兵戰車,這種步兵戰車造價簡單,和汽車共用生產線,可以大批地生產裝備。

但是,它並不是非常適合的,尤其是在泥濘的道路上,當初隆美爾的部隊前往敦刻爾克的時候,因為沼澤地帶的限制,他把自己的輪式步兵戰車幾乎都拋棄了。

而蘇聯,道路條件惡劣,一旦到了雨季,簡直就是輪式步兵戰車的噩夢,所以,現在新生產的,幾乎都是履帶步兵戰車了,這也是耗時的。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達到元首所說的數字,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施佩爾是認真負責的,他又不想在元首面前表現出自己的無能來。

彷彿是知道施佩爾在想什麼一樣,希瑞克突然將自己的目光望向了施佩爾:“施佩爾,部隊的裝備,全部在明年二月份的時候到位,沒問題吧?”

聽到這話,施佩爾頓時鬆了口氣,還以為元首立刻需要呢,原來是還有一年的時間呢!

第九百四十八章 舍爾納的反對

閃電戰,是以大量的機械化裝備為前提的。

歷史上,德國雖然坦克部隊很厲害,經常出乎意料地跑出幾百公里去,但是,德**隊中的大部分,都是摩托化,甚至是靠著兩隻腳,走到蘇聯境內的。

兩極分化也算是很嚴重的了,這樣,在坦克部隊衝鋒的時候,步兵跟不上去,那是經常出現的情況。

希瑞克是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

隨著整合了歐洲的力量,德意志的部隊,必須要來一次大換血,坦克要夠,伴隨坦克衝鋒的步兵也要有機械化的行動工具,哪怕是普通的步兵師,也要有足夠的卡車,成為摩托化步兵師,大大提高部隊的機動能力,這樣才能夠在未來的戰爭中取得勝利。

戰爭不會在今年發動,德意志至少還需要準備一年的時間,等到明年三月份的時候,就是發動的最好機會!

打一場舉國大戰,可沒有那麼容易,部隊的訓練,裝備的集結,後勤物資的積累,都需要時間啊,在希瑞克的計劃裡,明年三月份,一切準備完畢,就可以開打了。

施佩爾點點頭:“完全沒有問題。部隊需要的各種物資,包括冬裝,我們都會準備妥當。”

對自己的這個後勤部長,希瑞克是滿意的,連冬裝的問題都想到了,哪怕德**隊不在冬天打仗,那也要在蘇聯過冬的。

時間,地點,人物,一切似乎都交代清楚了,對希瑞克來說,這就已經完成了。

不過,在場的並不是所有人都保持樂觀的。

比如,舍爾納。

作為最初在啤酒館的時候,就跟隨希瑞克一起鬧革命的骨幹分子,這些年來,舍爾納一直都在不斷地上升,從一個普通的軍隊下級指揮官,一直到現在,成為最高決策核心裡面的一份子,舍爾納自己的眼界,也在跟著拓展。

同時,因為對希瑞克絕對的忠心,所以,舍爾納很多時候,也是可以直言的,並不像其他人那樣有太多的顧慮。

雖然每一次都印證了希瑞克是正確的,但是,舍爾納依舊在儘自己的職責:“希瑞克元首,我覺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