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眾人來到了會議室,在攤開的設計圖紙上,尼米茲只是掃了一眼,就知道沃爾特的話沒錯。148米的貨船,頂部是平整的甲板,艦島佈置在右側,側面有升降機,下面有一層機庫,這東西,哪裡是什麼集裝箱船,分明就是航母!而且,動力也不錯,居然達到了18節!
“造船廠在生產的時候,難道不知道這就是護航航母嗎?”羅斯福不滿的聲音傳來。
第一千五十八章 護航航母
德國和美國是敵對的關係,而己方的造船廠,居然給德國生產了一大批的護航航母,這怎麼能讓羅斯福不鬱悶?
不過,鬱悶歸鬱悶,指責歸指責,這件事還真怪不到我特特的頭上。
“當時德國人下的是集裝箱船的訂單,各種解釋都合理,而且,這份合同也已經被國會批准了,我們是按照當時的正常手續走的,要怪,就只能怪德國人太狡猾了。”沃爾特說道:“不光是我們,還有很多其他公司,都和德國人有合作,要是知道現在的狀況,當初我們是絕對不會和德國人合作的。”
和德國人有商業來往的,又不止己方一家,美國的所有企業,當初都和德國人有來往,靠著德國的訂單,養活了美國那麼多的公司,現在羅斯福要抱怨,那也是無效的。
當初誰不知道德國人的錢最好賺?
當時孤立主義的美國,都喜歡在歐洲的戰爭中發財,哪怕就是知道用於軍事目的,也會毫不猶豫地開綠燈的。
現在,對他們來說沒什麼,早就賺夠了,最鬱悶的,該是那些貸款給德國人的,一旦德國和美國開戰,那些貸款都會收不回來,現在,華爾街的那些放貸者,早就後悔了。
更可怕的,就是當初的歐元的發展,讓美國的外匯儲備變成廢紙,那些聽信了羅斯福的話,沒有兌換歐元的,現在都不知道有多後悔。
沃爾特這麼一說,羅斯福頓時也就沒有了別的說辭,他的眼睛繼續盯在圖紙上,聽著沃爾特的介紹。
“標準化是流水作業的前提,我們所有的護航航母採用相同的標準尺寸,那麼,就可以提前進行分段的建造,然後再把標準的分段進行合攏,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建造速度。”沃爾特說得很認真,畢竟,流水化生產航母,這還是第一次,因為以前沒有這麼大的需求量啊!
“德國人的集裝箱船,使用的是船用柴油機?”尼米茲眯著眼,看著其中的一張圖紙,向沃爾特問到。
只要看後面畫的引擎的裝置示意圖,熟悉海軍裝備的尼米茲就知道其中畫的是什麼了,尼米茲對此感覺到很意外。
“是的,他們要求有18節的設計時速,為了減小引擎艙的體積,採用的是柴油機。”
船用柴油機,啟動快,同時體積小,可以大大縮減動力所佔的體積,對於這種袖珍級別的航母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但是,尼米茲卻不喜歡這樣的設計。
相比蒸汽機來說,船用柴油機的消耗太大,一兩艘還行,如果要是數十艘甚至是上百艘的建造的話,那就會讓美國海軍背上沉重的負擔,畢竟,蒸汽機鍋爐可以燒最劣質的重油燃料,但是柴油機就不行了,必須是高質量的輕質柴油。
德國現在不用擔心油料的問題了,他們有大量的油田,但是美國就不同了,即使現在美國國內的油田足以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且還能出口,那也要考慮到成本問題。
“改成蒸汽機,我們不能用這種吞金怪獸。”尼米茲說道。
“可是,如果改成蒸汽機的話,那我們就必須要大量修改設計圖紙了。”沃爾特說道:“這可不僅僅是直接把蒸汽機塞進去就行了,蒸汽機加鍋爐的體積要大得多,而且,煙囪還要佔據更大的艦橋的空間,我們至少要半個月才能夠完成新的設計,然後用大概兩個月的時間,摸透其中的裝配過程,才能夠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
美國海軍提出來的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速度快,而現在如果再重新設計的話,時間上太趕了。
“我看,我們還是先下幾艘柴油機的訂單,工廠可以立刻開工生產,然後一邊生產,一邊改進,後續的,就可以採用蒸汽機的了。”羅斯福在一旁說道。
海軍等不起啊。
尼米茲也只能表示同意,這個折中的方案,看起來還不錯。
同時,羅斯福的拍板,也意味著造船廠可以立刻開工,進入生產階段了,這讓沃爾特興奮不已,造船廠將進入新的輝煌,戰爭真的是太好了!
接著,羅斯福和尼米茲等人,在造船廠裡面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