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此一些在前期取得利益或者吃了大虧的中小散戶開始了動作。

而這個動作,才真正進入了陳遠鳴的計劃中。

如今國債325期正值12月的現券交割期前夕,按照慣常的方法,一般炒家只需要反向交易平倉即可,不會進入真正的實物交割。但是月中時,最近市面上突然出現了一波收購現券的風潮,據說是有人覺得1995年中到期的923券有相當的保值價值,就算不在期貨市場炒作,根據貼息也可以收穫穩定的收益,至少要比券面的128元要高上幾塊。

這種說法沒人能夠肯定,畢竟貼息政策還沒定論,但是就算按目前的貼息標準,確實現券也該在132元左右。這麼一算賬,一些金融機構難免就產生了意動。不少原先拿著國庫券入庫單的小證券公司就跑到了上級證券交易中心,想要交割自己賬面上的現券。

誰知這個動作,卻捅出了一個天大的簍子。不少持有武漢證券交易中心分倉入庫單的證券公司,根本就無法提到現券,因為他們持有的入庫單根本就是假造的!

訊息一傳出,立馬激起千層浪。都是透過正經渠道購入的國庫券,怎麼可能出現這樣的紕漏!接到舉報,上交所馬上行動起來,開始針對這批偽造入庫單進行查處,結果一條水面下的大魚浮了出來。

至少有8o單以上的偽造入庫單,出自遼國發之手!

在這時,進入國債期貨市場是需要席位的,想要坐莊炒期貨,就必須有金融機構或證券機構的許可證,但是遼國發明顯不具備這種條件,就透過租用其他證券公司的空白席位進入了國債期貨市場。

這對於證券公司而言當然是個好事,坐在家裡就能收取高額租金本該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但是出乎意料的,遼國發招聘大量業務員騙取金融機構的信任,拿了一批武漢證券交易中心分庫的所謂入庫通知單,填寫了鉅額資金的國債,分發給各地的證券公司和證券登記公司去做回購融資。

與此同時,他還在場子內大肆非法拆借資金,從1994年5月入主證券公司後,遼國發已經違規開出了超過1o億元的空單,並且透過314期國債的逼空動作大賺了一筆橫財。

但是這樣的手法,無疑讓那些拿到虛假空單的機構和個人蒙受了鉅額的損失。錢已經支付給了遼國發,供其在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但是自己拿到的交割單卻是假貨,現款買到的國債根本就是白條一張,無法兌現任何實物或者現金,如果不是提前想到了提貨,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數以億計的災難性損失!

這一驚之下,上交所立馬封存了遼國發的賬戶,公安和工商部門同時介入,把兄弟倆堵在了逃亡的路上,遼國發被徹底清查,此時他的負資產已經高達2o億人民幣,資產合計才不過16、7億,如果讓這種行徑再持續幾個月,誰知道會發生何等狀況!

這一下可讓本來就風聲鶴唳的國債期貨市場更加的風雨飄搖。大大小小的證券部門再也不敢相信自己手裡的入庫單,本來在國債期貨市場裡很少見的現貨交割反而成了風潮,一擁而上的提貨單又暴露出了更大問題,像遼國發這樣的皮包公司,借殼券商又何止一家,各式各樣的非法拆借、非法融資更是數不勝數。如今這群碩鼠們被一串串的拎了出來,社會影響何其嚴重。

而且由於此時關於金融欺詐的問責主體尚未明確,上當受騙的機構又太多太複雜,圍繞欺詐案就呈現出一種群貓撲鼠的局面,每個部門都恨不得把那些剩餘資產趕緊先填了自己賬面下的窟窿再說,部門之間開始扯皮,局勢就越發惡化。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債期貨市場缺乏監管的實事被赤|裸裸的攤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貼息還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是穩定民心,懲戒各種舞弊現象已經蓋過了對於是否貼息的爭執。甚至有經濟學家嚴厲指出,目前國內的期貨市場根本就缺乏有效監管,如果貼息將會影響市場變化,那麼財政部的全資子公司就不該進入市場。更別提如同過江之鯽般的惡性投機分子,正是監管和法律的薄弱給了他們可乘之機,如果不完善法制建設,還不如干脆關閉期貨市場,還大家一個晴朗天地。

外面吵的不可開交,陳遠鳴卻終於鬆了一口氣。這一個暗手,終於獲得了應有的效果。

沒錯,他這次針對的根本就不是中經開或者萬國,而是遼國發這隻潛伏著的餓狼。327風波的最大變數,無疑就是遼國發的反水,如果沒有他突然從空轉多,並且違規操作扔出2oo萬的巨大單口,就不會價格單日飛漲3塊有餘,把萬國逼上絕境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