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Robot”這個詞的本意是苦力,即劇作家筆下的一個具有人的外表,特徵和能的機器,是一種人造的勞力。
這是人類最早的對工業機器人之設想。
工業時代,讓人類走上了技術開拓的道路,科學成為了生產力的最重要因素。而機器人,也必將在這種巨大的生產力模式變革之中應運而生。雖然人類還並不具備這樣的技術能力,但總有幻想者為科學鋪平未來的道路。
科幻,也即是先科學後幻想的一種理念。不得不承認,西方世界從達芬奇開始,便已經有了這方面的精神述求。也造就了未來數百年的西方文明體系——重視技術甚於重視思想。
這種事情,說成時代的進步就顯然有些過頭了,只能說是一種理念抉擇。在思想和物質這兩個方向上,西方首先就握住了物質,在技術的積澱上比其他文明更快上了一步。
而作為另一種文明的代表——東方哲學體系依然側重於玄學,也即西方所稱之為精神和信仰領域的知識體系。
物質與精神,並無誰對誰錯的說,僅僅代表著雙方在文明的進化步驟上,各自不同的手段。以效率而言,早期的物質領域開拓必然能在生產力的發展方面大有作為。思想必以生產力為基礎,這點毫無疑問。
宇宙的本源也在於此,思想和物質共生,互為依託。
很難想象,一個絕大部分人連飯都吃不飽的社會體系內,能有多少人能夠去昇華自己的精神?古代的東方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儒道釋三教都在文化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但其中的得道者卻寥寥無幾。
這固然和修行者的心態資質有關,但也和社會的生產力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就簡單來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業人口,在一種不工作就要餓死的狀態下,能有多少人願意去修佛求道?
至於讀書明理,更只能是少數人的特權,難以推廣。沒有知識,便難以理解真理和深奧的玄學,這點是肯定的。古往今來,不吃飯的聖人,一個也沒有。
即便有著不少的偶然和天才,但偶然就是偶然,在茫茫眾生之中,沒有借鑑的意義。人總要先生存,才能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這一點毫無疑問。
自古三餐不繼,生活沒有著落而依舊能出人頭地,修成正果的能人,不說沒有。但認真的思索一下,這種人才有多少?十個還是一百個?亦或者成千上萬個?
與龐大的人口基數想比,不過滄海一粟罷了。中國古代,在隋朝大業年間,也即楊廣統治時期才開展科舉,並不是沒有道理。生產力低下的年代裡,也只有豪門世族才有資源供養一大批不事生產,而專門讀書求學的群體。
也只有隋朝的農業技術進步,糧食供給比以前更為充足,科舉才有了發展的土壤。
寒門士子,既要為生活而奔波,又要去專研學問,成才的固然也有,單比例如何?翻看史書,幾千年裡面,真正出身農民而留下名字的文化人,有幾個?而出身良好,有足夠資源接受優質教育的文化人,又有多少?
兩者一番比較,自然就有著結論,不要把勵志故事當做真理啊。
況且寒門,也不是一群一無所有的赤貧農民階級。本質上來說,寒門也是貴族的預備役,作為準世家而存在,生活說不上奢侈,但也基本和貧寒無關。
對於宗教的大規模發展,生產力也起著巨大的影響。如果要發展一神教,也就是伊斯蘭那種無敵腦殘的狂熱排外性野蠻文化,到不怎麼需要生產力。因為只有窮得一無所有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不怕死。
對於道佛這兩種注重心靈脩煉的精神理念,生產力就很關鍵了。
沒成佛之前,總得吃東西吧?不吃就要餓死,還修個屁啊。更不去說,大乘佛教那群豬頭,還整天得幫佛祖塑金身,這也要錢啊道家的修行者也差不多,沒成仙之前,照樣要吃喝拉撒。飛天遁地的常常看到,親自去種田的還真沒幾個。
這生產力上不去,幾個人裡面才能供養得起一個修行者?眾生貧苦,又有幾人能夠放棄家人的生計,去尋那虛無飄渺的正果?
是故黃金時代來臨之前,想要大規模的開拓精神世界非常之不現實。這也是為何,在當今這個時代,西方文明得以大舉攻略世界的主要原因。在現階段來說,物質文明的發展顯然比精神文明更為重要。
人類一日不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心靈就始終有著枷鎖,桎梏著我們的信念。即使偶爾有成之人,但也始終是少數。
鍾泱更在意的,是如何在這種物質文明的衝擊之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