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誕生之前,機器的程控技術一直都沒有太大的進步,這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在原本的時空裡,直到1947年,貝爾實驗室肖特萊等人才發明了電晶體,開啟微電子技術發展中第一個里程碑。而結型電晶體的誕生,則更要等到1950年,美國才弄得出來。現在,鍾泱卻已經在這方面展開了研究,甚至初步的成果都出來了。
只不過,在機械構裝體的製作上,依舊只能完全依靠智慧工廠。徐永生他們一群人,也只不過在具體的應用上玩出了新花樣,實際並沒有真正弄懂這裡面的技術含量。有太多他們現今難以理解的存在阻擋著視線,知識的積累仍必須不斷努力。
別說每一個機械構裝體所需要的“智腦”硬體裝置,單單就軟體程式設計這一項,研究便僅僅還只是開始。所謂的成果,在於徐永生他們弄出了最簡陋的電晶體,這比美國要早了24年。
這一步領先,將是對方永遠難以追趕的鴻溝
噴漿就指的**混凝土,噴漿支護乃當前建設施工中廣泛採用的支護方。第四研究所開發出的這一款噴漿機機械構裝體,可用於一切需要噴漿的工程中。鐵路、公路隧道,礦山巷道,水利和水電的隧洞和涵洞,地鐵以及各種地下軍用或民用建築等。
一旦實驗檢測完成,這一款機械將使得天宇集團的許多基礎建設都能夠普遍採用噴漿支護,真可謂意義重大
與傳統的木材、鋼樑支護方相比,噴漿支護不僅節省大量木材和鋼材,而且具有施工速度快、支護效果好等優點。
但在當前階段,噴漿支護也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如人工噴漿時,回彈造成的飛沙走石使工人不敢抬頭睜眼,致使無保持噴槍與受噴面垂直,也無使噴槍口與受噴面保持最佳距離。
這樣,不僅混凝土的回彈率高達30-50%,浪費材料,而且混凝土結構疏密不一,不能保證噴層的質量。另外對大斷面隧道,人工噴漿需要搭腳手架,影響施工進度,且費工費料。
正因為這些原因,採用機械構裝體進行噴漿是一個好辦。
機械構裝體技術,即機電液訊一體化技術,是提升工程機械技術水平和產品檔次的重要手段。當前的世界各大強國,都還未在這方面展開研究,古文會卻是在思路上領先數十年。工程機械行業還不存在,目前第四研究所只能聯合天宇集團旗下的一些相關科研單位開展了智慧化機器的研究。
在經過了數個月的努力,相繼研製出噴漿機、鑿岩機、壓路機、推土機、裝載機、攤鋪機等多項成果。之所以速度快,完全在於合理利用了智慧工廠本身具備的技術能力以及生產工藝,否則基本難以達到現在的這個局面。
即便如此,組織內的研究人員也出力甚廣。設計一款機械構裝體,也不是什麼簡簡單單的事情。至少鍾泱之前就沒能研究出來,許多設計圖樣都被主官駁回,理由很簡單——結構不合理。
一款用不了多久就會散架的機器,絲毫沒有被生產的價值。
因為缺乏合格的施工安全管理團隊,專業的地質學家更不好找。鍾泱不得已,只能授權徐永生利用資料庫裡面的科技,設計瓦斯、地壓檢測裝置。瓦斯和衝擊地壓是井下作業中的兩個不安全的自然因素,一旦發生突然事故,是相當危險和嚴重的。
損失掉的機械構裝體,資源上的消耗並不算什麼,但許可權值卻很重要。鍾泱不可能把許可權值這麼給浪費掉,所以這種情況必須要盡力避免。
瓦斯和衝擊地壓在形成突發事故之前,都會表現出種種跡象,如岩石破裂等。採用帶有專用新型感測器的移動式裝置,連續監視採礦狀態,以便及早發現事故突發的先兆,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第一百七十九章 物質與精神(二更)】………
隨著機械構裝體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採礦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會越來越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會越來越顯著。智慧機械取代人類成為體力勞動的主力,這件事新時代的開端,輝煌文明的。
作為古文會的主導者,鍾泱對此有著極深的認識。
作為把人類從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最關鍵步驟之一,機械構裝體的大規模運用可謂意義深遠。這將是人類大規模開拓精神文明的起始,也是鍾泱一直以來目光聚焦之所在。
所謂的機械構裝體,也可以認為其是機器人。
於此方人類世界中,早在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爾?查培克便在其劇本《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中最早使用機器人一詞,劇中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