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村後第一件事是分灶。楊家灣生產大隊一共三個小隊。楊家灣一隊、二隊與蓋頭坪隊隔延河相望。要把二十幾個學生依這三個隊分成三個灶。“灶”當然是伙食單位,一個灶上的就是一起吃飯的。用這種方式來劃分我們這些到廣闊天地來大有作為的革命青年使我們有些不以為然,但我們同時懂得了在這裡吃飯是頭等大事。時至今日,提起“一個灶上的”在大多數插過隊的人來說還是一種簡練而強烈的感情標記。
我們灶上除了我們三個人還有五男四女。以性別區分為兩個窯洞住。男生表示騎士風度,認為女xing愛清潔,就把自己住的窯洞充作灶房,我們這邊連炕的鍋裡只管燒些溫熱水就行了,這樣不僅暖了炕,洗涮方便,也少了許多油膩。不過,一邊男生宿舍兼灶房,一邊女生宿舍兼鍋爐房,錯落出入,天長日久,又是少男少女的風流年紀,不免就有了一些羅曼史。不過,這是後話。
沒多久,要過新年了。從60年代進入70年代。聽說我們要過年,老鄉們一律是兩句話:這算個甚年?過年吃什麼?這十個字言簡意賅地觀照了過年的“名”和“實”。對他們來說,新曆的兩年交替對他們的農耕生存方式意義模糊。如果一定要過,就得先解決一個過年的實質問題:吃什麼。
我們說吃餃子。他們說,餃子?甚叫餃子。所以,1969年12月31日晚上就有許多楊家灣人走來看我們如何過年,如何包餃子。窯洞裡外很快就站滿了人。我們按剛學到的規矩,請來人上炕,他們一律擺擺手說:“罷(不),罷(不),生(盛)不哈(下)哩。”就都站著。我們看人多,心裡不免發緊。把面和了又和,餃子餡加了又加。一個叫楊中其的男生挽挽袖子走出來,那樣子真像表演節目似的。餃子皮像一群圓圓的大蝴蝶從他的擀麵杖底下飛出來,看的人都由不得喝彩:“好手段!好手段!”我們餘下的人們受了鼓舞,就一擁而上如飛地包。第一批餃子剛包出來,沒想到滿窯洞的人一鬨而散了。“哈!餃子?就是扁食哩。”我們趕緊留客;“這麼多,這麼多,留下來嚐嚐……”“哈!餃子?就是扁食哩。”說的人還是管自走了。
原來我們說的餃子,陝北人叫扁食,也是“一張皮皮包個餡餡”,也是過年才吃。所不同的是,他們包扁食的皮是用手指一點點捏出來,和我們用擀麵杖的半機械化比較,更古樸和從容不迫。所以一到製作的共同之處,真相大白,他們便毫不留情地拔腳而去,留下我們繼續擀皮、包餡。待完工時個個汗如雨,包的餃子擺了半炕,只有發愁的份兒了。
燒水時大家的頭都有點大。第一鍋餃子進肚,飽了,也困了,人人想睡,卻不行。不僅有半炕的餃子要煮,在集上割豬肉的時候我們貪便宜還買了一副豬下水。陝北人不吃下水和魚,所以集上的各種下水貨格外便宜。要把這些肝腸肚肺—件件洗好滷出來,工程巨大啊。
風箱唿嗒、唿嗒響了半夜。灶角里的石炭(當地一種劣質煤)也用去了大半。凌晨時忽然濃煙滿屋,男生們大叫。我們懵懵懂懂跑過去一看,原來炕蓆燒糊了。一個男生的鋪蓋也燒了一個大窟窿。好在這人一直在燒火,所以,既未燒傷人,也未再燃著別的東西。
也別說陝北這地方閉塞。第二天,也就是1970年的第一天,楊家灣的學生娃咋過的年,咋吃的扁食,咋煮的豬下水,咋燃著了鋪蓋,以及半夜驚魂,且有驚無險的故事就在我們的睡夢中傳遍了整整一道川。在以後的幾天裡,老有外村的老鄉和知青來看我們。焦糊洞穿的炕蓆和鋪蓋索性就掛在澗畔上。如果要建立知青博物館的話,我想這兩件東西是值得收藏的展品。這是我們開始自立生活時,為中國地域遼闊,語言龐雜多樣而付出的代價。餃子只是北方人的食品,我們已經知道了它在陝北叫扁食,山東某些地方的人叫它“故渣兒”(因為實在不知該用什麼字,這裡只得依音注寫),滿族人則叫它水餑餑。
新曆年過完就是舊曆年。村裡的人也許覺得有點不過意,也許我們進村的頭一年還當我們是客,像商量好似的輪流請我們知青去他們窯裡吃飯。相比之下,作客是一件輕鬆的事。所以我們便在一個勞碌不堪的新曆年之後,過了一個安安逸逸的舊曆年。
註釋
①從50年代開始,每逢城市就業壓力比較大,安置有困難的時候,就把F鄉上山提上日程。透過強有力的思想動員與組織工作,使數以百萬計的城鎮勞動力(主要是新成長的勞動力)參加農、林、牧、漁業生產。這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就業辦法,對於緩解城市就業壓力、穩定社會秩序,起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