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在那以後,被感動的賈鴻漸可是一直建議身邊的人都買聯鄉的機器,直到後來賈鴻漸發現聯鄉在中國產的電腦,然後在中國賣的比在美國賣的貴,當時他就感覺自己的膝蓋上中了一箭……

說實話,賈鴻漸也就是早就決定了肯定不會進入電視機等白色家電的行業,所以他才肯這麼大方的把這個服務至上的概念教給了那三個叔叔——反正自己用不上,不如拿出來換好感度。

話說回來,那李冬生看著手中賈鴻漸給他準備的這個列印稿,心中激動不已。他這個在社會上打拼過多年的中年人,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但是碰到賈鴻漸這樣一個小天才每次都無所求的幫他們幾個人的忙,這讓他怎麼能不感動呢?

之前,他是坐著車子在跑首都的所有大商場。現在首都的王府井等大商場裡面,可以說家電櫃檯特別是電視機的櫃檯裡最黃金的展臺那都是日本廠商佔領著。剛才李冬生就是在王府井跟他們的老總簽訂了一個合約。

這個合約可以說是一個很瘋狂的保底協定——保證每平方米的櫃檯每個月的銷售額不低於5萬元,這是王府井把日本廠商佔據的最好的展臺之一交給tlc一整年的條件,如果完不成這個條約,那麼要麼tlc主動付違約金並被換到別的差展臺,要麼就自己貼錢補足王府井商廈應得的提成……

雖然這一切都是賈鴻漸給他們設定的營銷計劃,但是這麼憋屈的被自己國內的大商場看不起,這麼憋屈的必須要簽訂那種風險合同才能得到最好的展臺,這一切的遭遇都讓李冬生有了一種悲壯的感覺,甚至有那麼一剎那,他還真感覺自己就像是抗戰時候的愛國戰士,準備拿起槍來抗擊外國侵略者。同時,李冬生又覺得自己很幸運,幸運的可以碰到賈鴻漸這個天才。

在現在的中國彩電行業裡,不管是tlc還是康家還是創微還是長宏,基本上都是從日本引進的彩電生產線後慢慢做大的,書迷們還喜歡看:。如果硬要說的話,按照貿易、工藝、技術三方面來分的話,這些國內的彩電行業既不是技工貿也不是貿工技,而是奇葩的工貿技。也就是現有了製造工藝,然後透過市場操作把產品賣了出去,但是因為缺乏核心技術導致產品檔次上不去,同時品牌含金量也不高。

其實不只是彩電行業,說難聽點,現在國內的家電業基本都是這樣——哪怕是海耳這個公司,他們也是現在80年代印進了德國的利勃海爾的生產線和技術,剛開始是等於貼牌做利勃海爾的電冰箱,只不過利勃海爾算是給面子,允許中國的這個海耳公司把他們的地點“琴島”兩字給加上去,於是在80年代海耳的名字一直是——琴島海耳。為了表示這種利勃海爾肯給海耳技術和生產線的友誼,中國的海耳公司的標誌就是一個白人黃頭髮的小孩兒和一個黑頭髮黃面板的小孩兒很親密的站在一起……

在這種情況下,別的家電企業都沒有得到賈鴻漸這樣天才的幫助,只有他們彩電業的四個公司有幸得到了他的指點——不,或者說是得到了賈鴻漸手把手教著讓他們怎麼更好的前進!能有這樣一個像天使一樣的天才幫忙,李冬生能不覺得感動麼?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錦上添花的人多,而能雪中送炭的人太少了!在這個時候,因為只有工藝而沒有核心技術,同時跟國外特別是日本的家電企業拼品牌也拼不過,國內的這些家電企業基本都處於風雨飄搖中,處於暴風雨的前夜。他們不但跟日本廠商要在光明正大的市場上競爭,同時還要跟走私來的日本電器做競爭!什麼叫走私?走私就是不付關稅!現在國內對於外國彩電的進口關稅可是高達35。9%!如果沒了關稅的保護的話,那就是說基本上他們tlc的產品降價了30%以後,也就是跟走私來的日本彩電差不多的價格!這樣一來還能怎麼競爭?

如果在這個時候沒有賈鴻漸存在的話,李冬生真的不敢想象自己和那三家電視廠商會遇到什麼樣的場景。甚至現在想起來他都有點後怕!是啊,沒有賈鴻漸的指點,他們不會想到農村包圍城市,不會想到去拼地級市以下的市場,不會想到可以透過以舊換新的強行淘汰舊產品,強行擴大市場佔有率,也更不會想到可以透過星級服務的理念來加強自己的品牌效果,從而在國內市場上還能透過差異化競爭跟日本高階品牌競爭一下!

此時在《消費者報》的報社,因為之前首都的一個消費者寄信到報社,指稱日本某個知名家電公司的空調質量貌似不是那麼好,在夏天製冷效果不怎麼樣。《消費者報》的記者在致電給了那日本公司的售後技術部後,居然得到了這樣一個日本公司的書面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