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病自然痊癒。”
患者是個衣服破爛、滿臉汙垢的中年人,拿到童子遞來的藥包後,不禁淚流滿臉,跪下給老者“砰、砰、砰”地磕了幾個響頭。
“感謝張太守,要不是張太守可憐,小可這條小命可就沒啦,嗚嗚嗚……”
一位太守“不務正業”給人看病?沒錯,歷史上也只有一位這樣親民的太守。如此關心民間疾苦的官老爺,也只有“醫聖”張機張仲景了。
傳說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正值疫癘流行,許多貧苦百姓慕名前來求醫。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爺作風,對前來求醫者總是熱情接待,細心診治,從不拒絕。
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在後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病;後來由於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使他接應不暇,於是他乾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
後來,人民為了紀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這些醫生也把自己開設的藥店取名為“xx堂藥店”,這就是中醫藥店稱“堂”的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