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民平安。”李好沒有跟鄭刺史講大多的虛禮,直接開門見山的談起了事情。
嶺南道兩個重要的地方,廣州府和泉州府,現在廣州府已經解圍,那邊正開始慢慢恢復民生,泉州府這邊自然不能落下。比起廣州府來,其實泉州府這邊的情況更復雜一點。
貞觀二年,泉州府一場大蝗災把這個地方毀的千嗆百孔。這些年雖然鄭刺史竭盡全力發展民生,這邊的狀況仍然不夠樂觀,所以鄭刺史也一直沒有往上升的機會。而這兩年的山越動亂,也跟這幾年的各種小災不無關係。
“潭州洪州那邊現在已經有了幾種高產作物,那些東西不僅耐旱,而且對土地的肥沃依賴度也不高,為何不把這些東西往泉州府引進?引進這些東西后,能緩解不少泉州府的問題吧?”
泉州府不是單單管轄一個泉州港,他幾乎管轄了大部分閩省的城市。李好有個問題不太明白,閩地多山靠海,這邊種紅薯和土豆應該不會太困難。為什麼自己在潭州那邊早早的就引進了紅薯,土豆等作物,但是這邊似乎並沒發展起來一般。
“將軍有所不知,這些年泉州府這邊蝗災一直沒斷過,加上山越動亂,恢復民生都十分為難,自然也就沒辦法全力去發展民生了。其實那些高產作物在一些安定的地方還是有種植,戰區就顧不上了。”鄭刺史聽了李好的話後,苦笑道。
引進高產作物自己也想,但是也得有地方種植啊。這兩年他也就敢在環境比較安定的幾個地方推廣這些東西,其他的地方那有心思推廣這些,趕跑那些山越人都不夠忙,種了糧食難道給那些山越人搶走?
“泉州的蝗災很重?有沒采取什麼辦法應對?”鄭刺史的話讓李好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閩省竟然有蝗災!蝗災通常發生在大旱之年,有“旱極而蝗”的說法。而且根據李好所知道的後世的一些情況來看,蝗災這東西基本都在黃河流域發生。
而長江流域的次數非常的少,到了華南,東南沿海就更少看到這東西了。而泉州府就是東南沿海,這裡竟然連著幾年發生了蝗災,這由不得李好好奇,這種現象太罕見了。
蝗蟲對農作物的破壞是致命的,極易引發糧食短缺造成饑荒,所以古代視蝗災為大敵。但古時迷信,認為蝗蟲是神蟲,不僅不能驅趕消滅,而且要祭祀。一旦發生大面積蝗災,往往被解讀為人間辦了錯事,上天降下來的災禍。
唐朝有史記載的蝗災次數不少,但是李好有記憶的大致就是貞觀二年的全國範圍內的蝗災,還有唐玄宗時期的一段蝗災。貞觀年間的蝗災李好了解並不多,但印象最深的是唐玄宗時期的蝗災。
當時的蝗災區領導倪若水就寫了封奏摺給唐玄宗建議“以德治妖”,蝗災的發生,皇上作為萬民之上應沐浴更衣齋戒謝罪,對上天感恩戴德。蝗蟲自會在地上趴著不動,最終遠離而去。
當朝宰相姚崇聽聞,回信駁斥:“此言大謬!你的意思是當今聖上無德才引來蝗災嗎?皇上身上能有多大味道才能把蝗蟲招來呀?坐視蝗蟲吃莊稼不管,這是修德的表現嗎?”
他向唐玄宗上奏要發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滅蝗運動,建議皇上親自出面主持大局。最後唐玄宗還是實際調查一番然後用了老姚的建議,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滅蝗運動。
李好知道這件事情也是因為老姚的原因,才對這次的蝗災印象很深。治蝗這東西在古代帶有很多神話色彩,不過李好不是古代人,他是從現代過來的,所以他不信什麼。
“這種東西應對無力,缺乏足夠的人手去應對這些東西,只能讓蝗災越發嚴重起來,所以這邊的情勢也就越發變得嚴峻起來。”鄭刺史再次苦笑了一聲,他也想應對,但是沒有足夠的人手啊。
“現在泉州府還有多少士兵?”李好把泉州府的地圖拿了出來,然後讓鄭刺史給自己詳細的介紹一番這邊的情況。這些情況跟自己瞭解的有出入,朝廷那邊根本就沒提泉州府蝗災的事情!
“這邊這些年一直兵事不斷,現在整個泉州府有三萬兵甲。除了各州府分散的兵力,其他還有兩萬兵力在前線跟山越人對陣。不過這邊的山越人因為多年的廝殺,比廣州府那邊的山越人恐怕要強上不少。”
鄭刺史顯然也知兵,他知道李好剛從廣州府那邊大勝過來,擔心李好大意輕敵。這邊的山越人比廣州府那邊的難對付多了,而且他們的裝備也逐漸接近軍事化。
“嗯。”李好聽了鄭刺史的話後沉默了起來,從地圖上面來看,泉州府的情況很不樂觀。除了靠近江南道那邊的情況尚好,往廣州府方向和洪州方向,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