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的軍隊算上,只有十萬多人,這些人守青州有餘,奪天下不足,另外還有臧霸大軍的戰鬥力還算是不錯,但是一直到現在都是一種流寇作風,做起戰來迅猛剽悍,可是一旦遇見旗鼓相當的對手的時候總是會先行敗下陣來落荒而逃,以這種狀態,也不是爭奪天下的軍力,至於說到地方上的軍隊,平原和北海算是好的了,其他地方根本就是散兵遊勇不值一提。
故此,太史慈正打算改變軍制,提高青州軍的戰鬥水平,想要在短時間內就有一支不少於三十萬、可以征戰天下的強悍部隊,即便是自己現在這支戰無不勝的軍隊日後有所消耗減少,也會從這些後備的隊伍中迅速的補充上,使得青州正規軍那傲視群雄的強大戰力保持下去。
現在王基提出這個問題正中太史慈的下懷,太史慈呵呵一笑道:“你是王豹的兒子吧?”見無論是相貌還是神清氣質都深得乃父遺風的王基沉著冷靜的點了點頭,太史慈心中歡喜道:“今日我青州軍的強大並非僅僅因為平日裡訓練有素的結果,而是因為我青州軍知道為誰而戰,他們深知自己家人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自己唯有在外面拼死殺敵,才可以保證青州家人的安全和幸福生活,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不過,我青州軍隊中認識到這一點的人還是少之又少,看看我青州軍的其他軍隊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態?我並不想責備他們,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和我青州正規軍的生存環境是不一樣的,所以對待戰爭的態度和想法也是不一樣的,這並不奇怪,為了保證我青州所有的軍隊都變成像我青州正規軍這樣的鋼鐵之師,我才要改變我青州的軍制。”太史慈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愣了,沒想到太史慈會提出軍制的改革。
太史慈看看眾人,哈哈一笑道:“其實我的主意很簡單,那就是今後我青州軍的將士戰死沙場後,他得到的軍功可以世襲後人。”
頓了一頓,又道:“大家想一想,為何在戰場上會有潰逃的事情發生呢?那不是士兵天生怕死一句話所能概括得了的,士兵貪生怕死的原因說來很簡單,那就是生怕家人沒有人照顧,若是家人可以在他們死後得到優厚的照顧,那麼士兵們還會顧忌什麼?豈會不勇猛效死?”
太史慈的話在眾人心中好像一塊巨石激起千層浪,在這裡的人可以說大多數都是行家裡手,最低也是一個軍事發燒友,所以太史慈說出的辦法立時讓他們明白了其中的好處,登時對太史慈更加的崇拜起來,太史慈卻心中好笑,這方法當然也不是他的發明,而是春秋戰國時秦人的軍功制度,當年秦始皇就是憑藉這套軍功制度把秦人訓練得如狼似虎的,每一個秦人在擊殺敵人時都知道自己立功越多,對自己的家人幫助越大,因為戰爭這東西變幻無常,誰也不敢說自己在戰場上就可以永遠不出意外,對於士兵來講,給他們一些犒勞當然重要,可是他們卻就絕對不會珍惜,你就是在立了再多的功,賞你了再多的錢,你一旦戰死沙場,這些東西就全無意義,你的家人卻會因此無人照顧,飢寒交迫,甚至流落街頭,但是太史慈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一想到即便自己戰死後,家人還會衣食無憂,這些士兵就會想立功想瘋了?
原來如此!每個人心中都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一時間,一股夾雜著佩服和頓悟的不知名的情緒在所有聽眾心中潛滋暗長起來。
太史慈笑吟吟地看著眼前醍醐灌頂的眾人,心中歡喜,因為他已經把軍功制度制定的標準和一些先進的軍事理念灌輸給了這些日後的青州將軍們,當然,太史慈根本不怕別人有樣學樣,剽竊了自己的這一套去,因為青州軍的軍功制度的改革是建立在青州無比強大的經濟基礎上的,試問別人哪有這樣的經濟實力去養一支正規軍和承認戰死的將士的家人的世襲權力?更何況,這軍功制度中還有許多的細節問題,諸如一家多子,誰繼承世襲軍功,就必須有優先被徵兵入伍的權利和義務等等,太史慈當然不會開誠佈公到把所有改革計劃都說出來的程度。
在一片如雷的掌聲中,太史慈上完了自己在五德院的第一課,才一下來,就被眾多的古代“粉絲”所包圍,弄得他是一身大汗,好不容易才脫身,才要離開時,卻看見兩個文人在眾人的後面張望,顯然是因為剛才眾人擁擠,沒有得到和自己親近的機會,太史慈本欲過去,結果見到兩人,卻不由得放慢了腳步,站在前面面色紅潤,一身黑色衣服的在中年文士長得眉清目秀,雖然一看便知已有三十歲左右的年紀,但是那年少時的翩翩風度卻完整無遺的保留了下來,後面的少年文士只有十七八歲,不過卻是文武兼備的模樣,面色白皙,目若朗星,一臉的英姿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