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比老農高很多,可是身份高就是君子嗎?你不懂農桑就是配不齊五德,配不齊五德怎會是君子?”

孫芳被問的張口結舌,說不上話來,那小孩兒看著孫芳道:“君子配五德那是說君子在五德之外,蘭若兄現在尚在五德之內,不過得一火德,何來君子之說?所以說,一個人是不是君子,和其出身無關,只不過我們這些讀書人有了一個來到臨淄的五德院學習的機會,一個透過學習有可能變為君子的機會罷了。依我看,蘭若兄現在說誰是君子為時尚早,等哪一天蘭若兄學會了五德院中所有的課程再說自己是君子也不遲吧?至於會盟的諸侯,似乎除了刺史大人外,沒有機會接受我等這樣的教育吧?至於是不是君子,則非我所知了。”

言外之意,竟然連此刻正在會盟的諸侯都不放在眼裡,不過卻言之成理,這一番話順著管寧的君子配五德論而發,當然是牢靠的很。

一席話說的眾人齊齊一怔,想不到這個看上去只有八九歲的小孩竟然有如此的見解。

掌聲響起,眾人回頭時,只見管寧和孔融聯袂而來,顯然是聽見了這孩子的話,忍不住喝采起來。

管寧來至那孩子的身邊,眼中露出前所未有的神采,輕聲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孩子見眾人均向管寧恭稱管先生,知道來人就是管寧,連忙肅容道:“小子徐州琅琊人士,姓諸葛,名亮。”

原來竟是少年“臥龍”!

管寧聞言微微吃驚,開口道:“徐州琅琊人諸葛氏?原來是我朝司隸校尉諸葛豐將軍的後人,難怪家學淵深!”

孔融此時也來到諸葛亮的旁邊,大感興趣道:“你是誰的孩子?諸葛矽還是諸葛玄?”

那少年諸葛亮眨了眨眼睛,正要說話,卻見自己的哥哥慌里慌張的帶著那中年人走了進來。這中年人一進屋子便向管寧等人賠罪道:“在下諸葛矽,乃是新任的泰山郡丞,我這孩子……”

還未說完話,孔融便笑道:“無妨,這孩子很不錯,可堪造就。”轉過頭來看向管寧道:“幼安,你怎麼說?”

管寧站起身來對諸葛矽笑道:“諸葛先生不必客氣,令弟諸葛玄與我是遊學時的好友。”轉過頭來對馬鈞說道:“德衡,你把這兩個孩子就編入到這個班級裡。”

那大一點的孩子當然就是諸葛瑾了。

馬鈞點頭稱是。

孔融轉過頭來看著此時議論紛紛的學生們,笑罵道:“好了,看看成了什麼樣子,還不快上課?”

管寧顯然是對諸葛亮喜愛非常,竟牽著諸葛亮的手跟著馬鈞去辦理相關的手續。這一無意地舉動深深地震撼了在場所有的人。

這個小孩兒到底是何許人也?

在一路上,管寧和諸葛亮作著愉快地交談。

管寧微笑著對諸葛亮道:“看樣子你對‘五德終始說’非常感興趣,剛才那番話你說得非常有意思,是你叔叔講給你聽的嗎?”

管寧這話純屬猜測,要知諸葛亮的父親並非是以學問見長,諸葛亮的叔叔諸葛玄才是治經大家,諸葛亮剛才的那一番話深得“君子配五德”的精益,尤其是對君子應在五德之外的論述絕對和自己在洛陽的那場宴會上所宣傳的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管寧卻不相信這番話是這個孩子自己想出來的,所以才對諸葛亮有此一問。

豈料諸葛亮搖頭道:“那些話是小子望文生義,自己胡亂猜測出來的,難登大雅之堂。”

管寧吃驚地看著諸葛亮,想不到眼前的這個孩子竟然是如此的奇才,不由自主地問道:“原來如此,你還揣摩出來了什麼,不妨說出來聽聽?”

諸葛亮若有所思道:“小子以為,既然天道就是人道,那麼治國當如治學,既然一個人要想成為‘配五德’的‘君子’,就必須知道‘天人交感’到底是什麼。”

管寧不自覺的點頭,早就忘記了對方是個孩子,而是把諸葛亮當成了一個可以相互討論學術的大儒。

諸葛亮原本惴惴不安,生怕自己說錯了什麼話,此刻見管寧點頭,馬上受到了鼓勵,又看了一眼正在邊咳嗽邊與孔融說話的父親,興致勃勃地說了下去:“所謂天生五德,而五德幻化無窮,可為‘五聲’、為‘五穀’、為‘五色’為‘五臟’上天造人,當然會給人以‘五形’,何為‘五形’?‘腸胃’、‘手’、‘足’、‘耳目’、‘口舌’是也。”

管寧沒有想到這個小孩竟然對五德終始說理解到這種程度,不由的和孔融怔怔的看著他

諸葛亮看兩人呆呆的望著他,還以為自己說跑了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