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與已經登上汗位的皇太極對抗,他能做的只有立下大量的戰功,取得皇太極的信任,進而司機報仇,奪回本該屬於他的汗位。
自此,十六歲他第一次帶兵出征蒙古,獲大捷,以戰功獲封固山貝勒。
今後十數年,他年年征戰,不斷出征,立下海量戰功,終於在他二十四歲的那年,因再破蒙古,招降蒙古察哈爾的林丹汗子孫額哲,替大清徹底收服蒙古各部,受封睿親王,手掌兩旗兵力,間接控制四期兵力,自此,他開始有了與皇太極抗衡的資本。
今後數年,他征戰之餘,設計阿敏和莽古爾泰獲罪,阿敏被圈禁而死,莽古爾泰死後被削了王爵,大仇報了一半,而後他繼續跟皇太極爭鬥。
可惜,他終究還是太嫩了,最終鬥不過皇太極,於二十九歲那年被皇太極抓住了把柄,趁機問罪,削了親王爵和部分兵權,為此,他一度消沉下去了一段時間,不過後來他又重新振作了起來。次年他便以再次大敗明軍,連立數次戰功功勳,迫使皇太極恢復了他的王爵和兵權,自此,他看到了皇太極並非不可戰勝,更加極力於跟皇太極對抗。
終於,在他三十一歲的那一年,皇太極死了,他終於死了,再也沒有人可以壓制得了他。
而後,他雖然沒有在皇太極死後第一時間登上皇位,只當了個攝政王,而讓皇太極的兒子福臨登上了皇位,但之後,隨著他漸漸大權在握,只要他想,他隨時可以廢了福臨登上皇位,不過他沒有那樣做,自己曾經受過的罪,他要讓皇太極的兒子也受一遍,讓皇太極的兒子替皇太極嚐嚐被死死壓住動彈不得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大玉兒,這是一個他一定要得到的女人,也因為她,他才一直沒有對福臨下狠手。
燕碭山之戰前,他也終於得到了這個女人,將這個女人狠狠的壓在身下,圓了他多年的一個夙願之一。
想到此,多爾袞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幕簾後面的大玉兒,又看了一眼她身邊的小福臨。
算了,事情便到此為止吧。
原以為自己帶領著八旗入關,短短時間內便席捲漢人的半壁江山,大清可以如同當年的蒙古人一樣,佔領漢人的全部錦繡江山。
可惜,前期的形勢是極好的,不說他自己,就連全天下人都以為他真的能夠最終滅了大明佔有漢人全部錦繡江山,只不過,大明雖然只剩下半壁江山,還退到了江南,看似苟延殘喘,但卻也換了一個皇帝,自此,應龍軍橫空出世,大明就跟完全變了一個樣似的,從此一改原先屢戰屢敗的頹勢,變成了連戰連捷,就連大清也在徐州城第一次全方面敗給了大明。
時至今日,大明變化更大,一場北伐,不僅逼得他八戰八敗,只能退到北京城苟延殘喘,就連遼東祖地,此刻被大明一支渡海大軍佔了去,大清真的沒有任何抵抗大明的力量了,大清真的敗了,敗了個徹徹底底,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了。
想到當前的形勢,多爾袞心如死灰,絕望透頂。
好一會,多爾袞突然不發一言的走下臺階,朝金鑾殿外走去,留下被驚得目瞪口呆的一眾文武百官,太后和順治小皇帝等人,一個個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二章 滿人西遷之始
多爾袞突然不告一聲的離去,讓金鑾殿上的滿清文武百官們無比尷尬,氣得臉色一下子青一下子白的,不過到底沒有人敢直接站出來對多爾袞破口大罵。
畢竟,燕碭山一戰葬送了大清幾乎所有的精銳,回來的不到三萬八旗裡面,多爾袞的嫡系兩白旗佔了其中一半,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都能讓人極為顧慮。
文武百官雖然沒有人敢直接站出來對多爾袞破口大罵,但對多爾袞的不滿還是不由得表露在了臉上。
這場金鑾殿議事因為多爾袞的離去,無疾而終。
不同於文武百官,多爾袞這樣的做法引起了孝莊皇太后另一層面上的擔憂,金鑾殿散朝後,她第一時間往多爾袞的攝政王府趕去。
多爾袞這樣的做法也不僅引起了孝莊皇太后的擔憂,也引起了兩白旗嫡系將領們的擔憂。
“攝政王!”
“王爺……”
………
兩白旗的將領跟著多爾袞進入攝政王府。
多爾袞對著王府議事大堂中央供奉的一把金鞘佩劍發呆,背影充滿了無線的落寞,如梟雄末路。
要說這把金鞘劍還是當年父汗努爾哈赤為了表彰他第一次立下戰功而獎勵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