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這是太子身邊的親衛?六部尚書,所有內閣大學時一眼便從這名侍衛身穿的服飾,看出來了跑進來的人正是護衛太子的東宮御林軍侍衛所穿的衣服,這是太子殿下派來的侍衛。

這名侍衛手中捧著一卷宣紙,緩緩開啟,朗聲宣讀。

“奉天承運,大明皇太子詔曰:淮安總兵劉良佐刺殺本太子,意圖謀反,證據確鑿,現已被本太子親率大軍圍困在淮安城,命兵部尚書史可法立即率領四萬京營大軍趕來淮安,內閣大學士高宏圖,馬士英隨行前往,商討剿滅劉良佐事宜。”

‘聖旨’竟然由皇太子發出,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不合規矩,但崇禎皇帝蒙難,太子必是下一任帝王,如今發下聖旨倒也合理,內閣眾臣選擇預設。

兵部尚書史可法接下‘聖旨’,確認的看了一眼,看到上面蓋的一個大印記,這位南京內閣最年輕的閣老立刻激動了起來。

“傳國玉璽,竟然是傳國玉璽啊,它在太子殿下手上,太子殿下將它帶了出來,哈哈哈哈,天佑大明啊!”史可法激動的大喊,片刻哈哈大笑,眼角流淚,有了傳國玉璽,大明才是真正的大明,史可法如何能不激動,有著傳國玉璽的印記,這是一份真正的聖旨,無人能夠質疑。

“臣史可法遵旨,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傳國玉璽?

所有內閣大學士忍不住激動,一個個著急的上前傳看這張印有大明傳國玉璽印記的‘聖旨’,看完之後,全都熱淚盈眶,心道太子殿下才是大明真正的真命天子啊,不僅自己能從李自成幾十萬大軍的圍困之下成功逃了出來,還順帶將大明的傳國玉璽也一併帶了出來,這是象徵著大明代代傳承的傳國玉璽,有它在,大明氣運未結。

一瞬間,所有內閣大臣重新燃起對大明的希望,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儘快將太子接來南京登基繼位,至於原先的福王,早就被所有人拋到腦後,畢竟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福王無論如何也比不了手握傳國玉璽的太子殿下。

(未完待續。。)

第三十二章 二十萬大軍雲集

與其他幾位內閣大學士的激動不同,馬士英顯得有些患得患失,畢竟劉良佐乃是他一手提拔的總兵,若是真如太子所言造反了,那他肯定逃脫不了關係。

高宏圖看到馬士英的神情,冷冷一笑,走上前去諷刺道:“喲,馬閣老,想什麼呢?是不是怕去了淮安之後被太子殿下治罪?嘿,以為有四鎮總兵支援就可以為所欲為,擁立名不正言不順的福王登基了?豈不知太子殿下才是正統,大明的真命天子!”

“你高宏圖還不是照樣想立潞王。”馬士英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傳國玉璽的震懾力無與倫比,除了寧南伯武昌總兵左良玉之外,廬州總兵黃得功,揚州總兵馬應宣,鎮江總兵胡恩,徐州總兵李化熙,陝西總兵高傑,等所有接到朱慈‘聖旨’的總兵都不敢怠慢,立刻命令下屬大軍開拔趕往淮安。

高傑是李自成東征北京時在山西被李自成擊敗,南逃到江南的,受馬士英庇護,暫時駐防在長江邊上。

高傑和黃得功原先都是支援馬士英擁立福王的四鎮總兵之一,但此刻有著傳國玉璽的太子殿下才是大明正統,他們就算以前有自己的小心思現在也沒有了,只不過對於朱慈要征討劉良佐的事情他們還是有些心虛,只希望朱慈不要追究他們擁立福王的罪過才好。

五路大軍,除了陝西總兵高傑全部開拔也只有兩萬大軍外,廬州總兵黃得功領六萬廬州大軍,揚州總兵馬應宣三萬大軍,鎮江總兵胡恩三萬大軍,徐州總兵李化熙四萬大軍,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五萬京營大軍,一共二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匯聚淮安,天下震動!

“啟稟太子殿下,六鎮總兵和京營大軍,除了寧南伯武昌總兵左良玉稱病沒來之外,其餘五鎮總兵和京營大軍以全部開拔,大約一日後便能到來。”一名傳令兵前來報道。

“左良玉?”朱慈揮退這名傳令兵,喃喃了一句,眼中閃過厲色。

朱慈自然很清楚左良玉此人,這左良玉這些年一直駐防武昌,抵禦李自成的南下,對大明倒是頗有些功勞,但自從崇禎十五年在朱仙鎮被李自成大敗之後,便不敢再戰,反而攜二十萬大軍擁兵自重,當起了湖北的土皇帝,還每年向朝廷要糧,要餉,卻又一直不出戰,儼然成了大明最要命的蛀蟲。

朱慈很清楚的知道,對比於劉澤清和劉良佐兩人,左良玉才是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史上,左良玉甚至還造過反,一度差點打到南京城下,想推翻南明朝廷自己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