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長江天塹,但也意味著放棄江淮富庶之地,滿清一旦佔據江淮,勢力必然更加膨脹,還會造成江南百姓恐慌,人心浮動,這是朱慈絕不容許的。
這場決戰可以說關乎大明和滿清的國運,滿清勝則威勢更不可擋,大明將失去繼續發展的良機,後果難料。但若是大明勝,不僅能保住江淮,至少還能收復山東,滿清數年之內無力南下,到時候朱慈便能騰出手來,真正施行改革,抹除一切隱患,讓大明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徹底壓垮滿清。
馬士英等人沉默了,失去江淮的確不是大明所能承受的。
“皇上,就算要與清虜決戰,也應指派大將前往。”劉宗周一直都是不畏戰的,率先妥協站了出來道。
“好了,朕意已決,親征勢在必行!”還沒等其他人表態,朱慈便罷了罷手,極為堅定的道。
“退朝吧!”
……(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三章 棄守泰安(上)
朱慈親征的態度非常堅決,根本不聽任何勸告。並不是朱慈喜歡去打仗,而是這次大戰太重要了,應龍軍六個軍,以及各地軍馬加在一起,超過四十萬大軍,大明現如今根本沒有任何人適合擔當主帥的重任。
要說大明現如今的各個將領,以秦良玉和黃得功為最,只不過秦良玉乃一女子之身,又年過七十,加上身負在四川抵禦張獻忠的重擔。而黃得功雖然有些威名,也會帶兵,但謀略萬萬比不上多爾袞,再加上,上一次的九江之敗,威望大損,兩人都擔不了統帥幾十萬大明軍隊抵禦多爾袞清軍的重任。
至於如同崇禎時期一般指派內閣重臣統兵,在朱慈眼裡,就是一個笑話,內閣的那幾個重臣全都是文臣,輔助他治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