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興剪辮子時,他偏要留辮子;流行共和主義時,他偏要提倡君主主義。由於他才智出眾,凡事都能讜言高論,自圓其說,也就決不會穿幫。有人罵他為“腐儒”,有人贊他為“醇儒”,其實都不對,他只是一位天生反骨的叛逆者。
辜鴻銘天才踔厲,歐美名校給他頒贈過十餘個榮譽博士頭銜,他的小腦袋中裝滿了中國的孔孟老莊和歐洲的歌德、伏爾泰、阿諾德、羅斯金……彷彿一座大英博物院的圖書館,隨便抽出幾冊黃卷來抖一抖,就能抖人一身知識的灰塵。他恃才玩世,恃才罵世,恃才勸世,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他至死依然我行我素,不投機,不曲意,不媚俗,以不變應萬變。一位文化保守主義者如此牢固不拔,行之終身而不懈,舉世能有幾人?在中國官商士民被洋鬼子壓迫得透不過氣來的年月,只有他能捅出幾個氣孔,給洋人和洋奴一點顏色瞧瞧,這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有人說:“庚子賠款以後,若沒有一個辜鴻銘支撐國家門面,西方人會把中國人看成連鼻子都不會有的。”辜鴻銘、陳友仁被西方人評為近代中國兩位最有洋氣最有脾氣也最有骨氣的人,辜在思想上,陳在政治外交上,最善大言不慚,為中國爭面子。亂世有了辜鴻銘,亂世因而添出一份意外的美麗,這是無疑的。辜鴻銘對中國的道德文化具有堅深的信仰,自視為“衛道之干城,警世之木鐸”,他生平最痛恨中國人唾棄舊學,蔑視國俗,可惜他悲天憫人的善意無人心領,他洞察古今的睿識無人神會,一肚皮的不合時宜惟有出之以嬉笑怒罵之言,傷時罵座之語,因此被人貶為“怪物”,誚為“狂徒”,譏為“徹頭徹尾開倒車的人”,徒然弄出許多紛擾。林語堂在《八十老翁心中的辜鴻銘》一文中由衷地讚美道:“辜鴻銘是一塊硬肉,不是軟弱的胃所能吸收。對於西方人,他的作品像是充滿硬刺的豪豬。但他有深度及卓識,這使人寬恕他許多過失,因為真正有卓識的人是很少的。”應該承認,林語堂對辜鴻銘的推崇不是沒有道理的。
書生傳記及相關推薦閱讀書目:著者書名出版社出版年份
多人《曠世怪傑》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
李玉剛《狂士怪傑·辜鴻銘別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語不驚人死不休(5)
辜鴻銘《辜鴻銘文集》海南出版社1996年
多人《辜鴻銘印象》學林出版社1997年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義無再辱
死者已逝,生者的種種臆測無法就證,可謂瞎子摸象,各得一偏。有道是,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王國維身在民國,心存清室,這是一個實際的矛盾,也是他精神痛苦的主要根源。當代學者楊君實有一持平之論,“王國維在學術上是新典範的建立者,在政治上是舊典範的堅持者”,這句話頗為中肯,以此為綱,則其他一切均可張目。
檔案案主:王國維
籍貫:浙江海寧
屬相:牛
生年:1877年卒年:1927年
享年:51歲墓地:清華園東二里西柳村
父親:王乃譽母親:淩氏
配偶:元配莫氏,續絃潘氏出身:秀才
好友:羅振玉、陳寅恪等職業:教書
著作:《人間詞話》《殷周制度論》等
經典話語:故人生者,如鐘錶之擺,實往復於苦痛與倦厭之間者也。
1926年9月26日,由於“中西兩醫並誤”,王國維的大兒子王潛明患傷寒終告不治,病逝於上海,年僅二十七歲。王潛明是王國維的原配莫氏所生,莫氏病歿後,王潛明對繼母潘氏不甚服帖,他妻子羅曼華(孝純)與婆婆也多有齟齬,王國維平日只顧讀書寫作,對家事很少留心,身居其間,調解乏術,猶如“金人”一個。羅振玉一向視孝純為掌上明珠,聽說愛女在王家受了委屈,心中老大不快,他認為婆媳之所以不和,皆因王國維偏袒潘氏,遂使繼室養成雌威。對此指責,王國維隱忍緘默,未置一辯。此外,王國維從日本回國後,賃居上海石庫門一所凶宅,風水不好,別人在意,他不在意,及至他北上應聘清華講席,仍讓新婚的長子長媳住在原來那個鬼地方,以至於好端端的兒子暴疾而死。待到喪事完畢,羅振玉惱怒未消,即負氣攜女兒返回天津,給王家一個老大的難堪。事情鬧到這步田地,王國維生氣地說:“難道我連媳婦都養不起?”王潛明生前服務於海關,死後獲得一筆撫卹金,再加上一個月工資和羅孝純變賣首飾所付的醫藥費,合計三千元,王國維將這筆錢寄至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