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勢更是時疾如奔龍,慢如老驥。

但有一點,他刻意追求事物外形相像。

真是一個奇怪的少年,四個大臣心中想到。

雖然他的畫法與傳統畫法大相徑違,並沒有破壞其美感。現在少年開始破墨了,山勢在墨汁的渲染下,顯得蒼茫高遠,寧靜中帶著一種秋天颯涼的氣氛。雖然圖畫中只有一個山民,近處是一個將軍,但這個將軍讓他用墨色勾染得高大威猛,神情嚴峻,在他身後還飄出幾面旗幟,雖然沒有畫出來,可也讓人猜想到他帶著一隊大軍正在前進。

幾個大臣全看入了神。

隨著少年將遠處大山上的樹木破墨完畢,少年復又嘆了一口氣:“唉,連個顏料都沒有啊,這幅圖畫又失敗了。”

說著開始題詩,第一行字寫了出來: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從漢字到賊字一氣呵成,最難得是他用這個禿頭筆,寫的小草,而且用墨極重。用筆似乎是隨心所欲,瀟灑遒脫,筆意簡捷。結構自然,連綿飛動中見蒼勁有力,起轉婉閤中但見沉雄老辣。

幾位大人如果不是怕打亂了這個少年的思緒,早就全部喝了一聲彩。雖然現在這個少年無論在字還是在畫中,還略略帶著一份生疏勉強,可隱隱看出此子有大家氣象,更難得是這種畫法書法,幾位大臣都是見多識廣之人,從就沒有一個大人看到過。

此是誰家子,假以時日,有可能都是第二個李密啊。

狄仁傑產生這個想法,是來自李密少年時一段故事。李密少年時喜歡讀書,在牛角上掛著一卷《漢書》。這時候紙張還很厚,一卷《漢書》分成許多本的。他一邊走一邊看著《漢書》中的一卷。越國公楊素正巧在路上看到這一幕,就好奇地跟在他後面,心中覺得很奇怪,這是那一家少年郎,這麼勤奮?於是就問他。

李密認識李素,從牛背上下來參拜。楊素問他讀的是什麼書,李密回答是《項羽傳》。楊素與他交談,覺得很驚奇。回到家中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見識氣度不凡,不是你們所能比的。後來楊玄感造反,請李密幫助,也是受了他老子這段話的影響。不過這段牛角掛書,也成為歷史一段佳話。

現在這個少年與當時李密歲數差不多大,都在十二三歲左右,而且一樣的氣度不凡。不過現在他這首詩還沒有寫完,狄仁傑不便交談,一會兒交談就知道這個少年的為人學問了。

但以少年這個年紀,就有這份畫功,這個字跡,這個少年儘管現在很貧窮,以後也不是池中之物。

四個大臣全都怦住呼吸,到了他們這地步,見識遠勝於常人,狄仁傑看出這個少年的不凡來,他們同樣也能看出,都省怕打擾了這個少年。

少年繼續寫了下去: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恆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當這個少年終於將這首詩寫完。啊!狄仁傑差一點叫出聲來,連忙將自己的嘴巴捂住。

第十三章 妙手

這時候的唐朝詩風還是沿襲了齊梁餘習,並且沒有達到庾信的高度,只有少數人開始改變詩風。最初的代表作是王績的《野望》: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還有魏徵的《出關》: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縱然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粵,憑軾下東藩。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折魂。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