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6部分

特地懇請大將軍諒解的。”

“喪期?我不知道韋家有多少人,或者皇室有多少人,如果一個個替他們過喪,那我豈不是一輩子也不要娶公主了?再說,你不要告訴我,皇上當真是生病駕崩的。你回去吧,對皇后說,什麼時候將公主下嫁,什麼時候再派欽差前來。這個破將軍,破大夫,我不稀罕。”

本來沒有收回白蘭部,王畫一肚子惱火,直接將這個太監轟出去。

趕走了欽差一行人,王畫對朱仝說道:“放吧。”

不是放狗,是放李重俊現世。

''

第一百十八章 平地起驚雷

第一百十八章平地起驚雷

到了臘月,元旦將要到來。

可是洛陽陰雲密佈,先是宋璟、王志愔等人貶離朝堂,再接著,李朝隱與畢構二人再次被貶。

至此,李顯扶立起來的一些正氣,盡數流失。

連在西方,血營與郭元振與吐蕃人雪天裡作戰,居然沒有居於下風,這一戰中出現了一種新戰術,雪撬配標槍,都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韋氏連續地調動大臣,升的升,貶的貶,感覺朝堂上都是她的親信了,才鬆了一口氣,鳳駕來到了上陽宮。

得找李裹兒交談,別人無所謂,如是不將自己這頭痛女兒安撫好,首先第一點,馬上祭拜時,李裹兒就必須得露面。到時候她指著自己,說自己謀殺皇上怎麼辦?

為什麼在李顯毒發時,將李顯身邊的太監喊進來拿琴?就是因為李顯沒有喝酒之前好好的,洗脫嫌疑。然後再喊御醫,在自己威逼之下,說李顯暴病粹死。

同樣爭的是這個大義。

如果證實是自己毒殺丈夫,天下馬上就會大亂。

假如在祭奠的時候,李裹兒大喊一聲,情況很不妙。

而且這個女兒十分“不孝”,很有可能會這樣做。

到了觀風殿,韋氏下了鳳輦,找到了李裹兒。

李裹兒正在用硃砂臨摹《泰山經石峪金剛經》。這個真跡不是書稿,是摩崖石刻,鐫刻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二十餘行,字徑五十厘米左右。很大的字,原址在泰山經石峪花崗溪床上,出自於北齊,不知何人所書。

王畫在少年遊歷泰山時,經過此地,將它手摹下來,並且稱其為:雖謂分楷,多帶篆隸,藏鋒嚴謹,行筆一貫,轉折得體,形態拙樸。篆意深遠,撥而不肆,彎而不柔,波磔含蓄,舒展有異。又稱其為結字統一,和諧和鳴,可比王歐虞褚。

將它與王羲之父子、歐陽詢、虞世南以及褚遂良五人的書法相提並論。

雖然誇張了一點,可是這個碑字書法遒厚精古,峻利疏朗,最妙的拙而不僵,點畫之間多趣,斷連時隱時現,而且還有一種寬綽雍容之態。一開始沒有人注意,直到很久以後,對古碑的發掘,這個石刻才引起世人震驚。包世臣、康有為等人對它稱讚不己,並且稱其為北魏書法中絕世精品。

只不過因為王畫的出現,這個石刻提前了近一千年,引起了世人的關注。王歐虞褚五大家,對於一般讀書人家,是無緣一見了。就是見到的,也只是別人的臨摹版。但這個石刻刻在花崗岩上,沒有那一個大家族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它連同山壁一起挖回去。

於是許多山東弟子前去遊閱,一是看泰山之奇,二就是看這個石刻的。

王畫寫的字,收藏最多的是李持盈,那是早期他寫的字,後期寫的字,收藏最多的卻是李裹兒。李裹兒失去了父親,十分難過,於是將這個金剛經拿出來臨摹,她決定拿硃砂臨摹一百遍,替父親超度亡靈。

但這個字跡對王畫來說,臨摹並不吃力,可不適合李裹兒。

在李裹兒學楷字時,王畫就指出她最適合的是學褚體,因為褚體豐豔流暢,嫵媚多姿,適合李裹兒的性格與筆法。那時候她在學王羲之的書法。聽了王畫的建議後,改學褚體,果然書法大有長進。

還有人向武則天悄悄打過小報告,武則天只是淡淡說了一句:“對字不對人,難道褚遂良的字寫得不如你好看嗎?”

這個人灰溜溜地跑走了。

現在李裹兒的字漸漸定型,摹擬這個《金剛經》,秀媚有餘,變化情趣亦有之,只是古拙精朗,一點兒也看不到。

韋氏站在她身後,看著她寫字吃力的樣子,忍不住說道:“這個字不適合你來寫。”

李裹兒回過頭,看到是母親來了,她臉上一冷。雖然上官小婉冒著巨大的風險,派了江彩兒通知她,哀怒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