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9部分

的臣子,朕如何面對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這是李旦的主意。

韋氏在皇宮沒有逼倒李顯,有可能就會在早朝上再逼李顯。不打倒張說,正氣馬上就會上揚,並不是朝中一個直臣沒有的。這也是韋氏以及她手下的心腹大臣所不願意看到的。

但現在李顯勢單力薄,只有喊李裹兒刻意上朝堂胡攪亂纏,然後再打悲情牌,給一些觀望的大臣勇氣血性。

可李旦有一句話沒有說,為什麼是李裹兒?這是有原因的,不是她的公主身份,韋氏只有兩個女兒了。既然韋氏野心勃勃,也有了基礎的條件。當初武則天就是捧上李義府等人,將朝中大權控制起來的。現在韋氏也控制了許多重臣,但她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不象老武,有四個兒子。她一個兒子都沒有,想上位只有走立一個女兒為皇太女來上位。

長寧公主是不行的,名聲太濫,而且資質太差。也只有李裹兒適合這個條件。不怕李裹兒不同意,如果到了那地步,韋氏用一些好話,加上皇權的誘惑,再透過一些手段,李裹兒十有**會同意下來。

儘管李裹兒在與韋氏鬧疙瘩,也讓韋氏控制了自由,但一直對李裹兒十分溺愛。

因此,韋氏這些心腹不敢太得罪李裹兒。

但韋氏會怎麼做呢?繼續逼宮?不會。只要李顯在世一天,他就是一天真正的皇帝。所以這場戰役最大的底牌還在李顯手上。

後面一句話李旦說了,不過看著李顯離去的背影,李旦自言自語道:“老三啊,不是我將你往火坑推。主要是為了這個江山社稷,為了祖宗留下來的基業,我不得不這樣做。”

可惜李顯沒有聽到後面一句話,他立即找來李裹兒。

李裹兒一聽就急了,張說生死不管,如果張說遭到不好的下場,和談失敗,王畫與唐朝就真正走向了對立的一面。所以二話未說,就答應下來。

於是出現了早朝這一幕戲劇性的變化,但這一下子將韋溫他們打蒙了頭。並且如李旦所說,聽到李顯的哭聲,開始是乾哭,後來想想心中悲苦,那是真哭了。

蕭至忠等人一起伏下來,以頭碰地,說道:“陛下,勿要傷心,朝政糜爛至此,臣等有罪,要怪就怪臣等吧。”

雖然這群人少,可是人三分怕鬼,鬼七分怕人,又是沒有提防,紀處訥他們一個個不敢吭聲,只是相互用眼睛詢問。可當真眼睛那麼好使喚?而且另一件意外發生了。

李裹兒對這些情況不太瞭解,只是看到父親是一個皇帝,居然被這群小人,逼得在早朝上哭了起來。於是她來到大殿門口,將一個侍衛橫刀撥了出來,重新衝回大殿,真奔紀處訥面前,要砍紀處訥,拿起刀就砍。

這回不是上次用玉璽砸宗楚客的腦袋,這刀真能砍死人的。

紀處訥倉惶地爬起來,就逃到不遠處韋溫的身後躲了起來。

可李裹兒不給面子,舉起刀連韋溫也要砍。張仁願就在邊上,鬧歸鬧,反正現在朝堂也不成朝堂,相反這兩次李裹兒大鬧朝堂,雖然失去了朝儀,可鬧得讓人很過癮。但也要有分寸,如果真將韋溫砍死了,那麼事情就鬧大了。

他伸出手,一把將橫刀抓住。

韋溫臉都嚇白了,看到張仁願將刀奪下來,這醒過神,氣惱地問道:“公主,你發瘋了?我是你的舅舅。”

“我的舅舅早在寧州死了,你也高攀不起。”

韋溫氣得一哆嗦,韋安石他們與韋氏隔得很遠,但韋溫不同,與韋氏共了一個爺爺,也就是真正的堂兄妹關係。韋溫自稱是李裹兒的舅舅,也是一個事實。

韋嗣立一看不妙,朝邊上的太監使了一個眼色。

不能再讓李裹兒鬧下去了,再鬧下去,不但倒張不成,反而給了一些大臣勇氣,開始倒韋,不是倒韋,馬上能將矛頭對轉他們。別要忘記了還有一份名單,李顯並沒有調動。但明顯皇上不管不問,因此,只有從皇宮中請來韋氏,將李裹兒拉回去。

韋溫氣得不說話,李裹兒向張仁願要刀,張仁願不給。李裹兒生氣地說:“我聽二郎你對推崇萬分,難道你也要做小人,與他們同流合汙?”

“公主,他們是宰相九卿,沒有謀反大罪,就是皇上都不能將他們處死,你不能用刀洩憤。如果誤傷了人命,到時候大家都不好辦。”

“張相公,他們現在與謀反有什麼區別?”

謀反都不是謀反,不過是專政亂政。但就是專政,張仁願也不好開口說出來。

就在兩個人一個奪刀子,一個不給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