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部分

回不來,讓藥師陪你便是!待小弟回來,陪兄長喝個一醉方休!”

“刺殺陶謙?我也行啊!”李白接著酒勁吐了出來,“要不元芳把這任務讓給兄長我,讓我去把陶謙殺了,這樣我不就立下大功,可以做兵部尚書了嗎?陶謙這老兒是個偽君子,愚兄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李元芳嚇了一跳,頓時酒醒了一半,急忙跳起到院子裡檢視,確定無人之後方才放心,回來把門掩了,輕聲道:“太白兄休要胡言,謹防隔牆有耳,萬一走漏了風聲,這可是殺頭的大罪!”

李白不耐煩的揮揮手:“算了,算了,恁地如此膽小!以你我兄弟的交情,難不成會害你?就當我什麼也沒聽到。”

說完招呼李靖:“藥師,走啦!愚兄今晚去你那裡睡,不在這裡叨擾人家的良辰**了!”

李元芳只好搖頭苦笑,與妻子蘇氏一塊把李白、李靖兄弟二人送到了門口。

次日一大早,李靖醒來的時候才發現,李白早就無影無蹤,只是留書三個字:“某去也!”

過了三五日,仍然不見虯髯客歸來,劉辯對他的信任開始動搖:“難不成這張仲堅也是個言而無信之人?”

正思忖間,守門的侍衛來報:“啟奏陛下,宮門外有個大和尚求見!”

“大和尚?”劉辯不由得一愣,很是意外。

佛教自從西漢時期傳入了中國,到了現在寺廟已經很常見,尤其是在徐州地區寺廟更加盛行。陶謙手下的廣陵太守笮融更是在境內大興佛教,建立了豪華壯觀的浮屠寺、九鏡塔,此外亂七八糟的廟宇數百座,各寺廟都以銅鑄佛像,宣揚佛法,並且規定地方百姓凡是信仰佛教者一律免除徭役。

在笮融的推行之下,徐州南部地區,乃至整個徐州,而且也輻射到了江東地區,僧侶尼姑時常可見,而廣陵境內的僧侶更是多達萬人,課讀佛經,虔誠跪拜的善男信女多達十餘萬。一時之間,佛教的發展在徐州境內可謂盛況空前。

雖然佛教目前影響力不容小覷,但劉辯卻沒有與和尚交往過,不知道因何有和尚求見自己,甚感納悶:“朕不曾與僧侶有過交往,這和尚見朕何事?”

鄭和領命到宮門前檢視,不大會兒帶著僧人來到了含元殿,吩咐和尚在門外等候召喚,然後徑自來到天子身邊,悄聲道:“陛下,這和尚不是別人,乃是張仲堅剃髮喬扮的。他說已經有了刺殺陶謙的方案,特地回來請求予以協助!”

劉辯頗感意外:‘哦……這和尚竟然是虯髯客,為了刺殺陶謙竟然剃髮喬扮僧侶,也蠻拼的,是個重諾言的漢子!帶他進來見朕!”

(最後劍客求一下月票啊,已經21號了,有月票的兄弟多多支援下,劍客在這裡拜謝了!)(未完待續……)

二百九十九 十面埋伏

“貧僧見過天子!”

站在劉辯面前的張仲堅剃去了長髮,颳去了滿臉的虯髯,換上了一身土黃色的僧袍,手持禪杖,一舉一動之間倒是頗有得道高僧的味道。

劉辯不由得啞然失笑:“張壯士倒是個守諾言之人,想不到為了刺殺陶謙,竟然喬裝成了僧人。”

張仲堅亦是大笑:“可不是嘛,某平生最愛的就是自己的滿臉虯髯,自打孃胎出生,到現在過了三十餘年,方才生的這般雄偉。這次剃去之後,只怕要三五年才能恢復到原先樣子!”

“倒是讓壯士費心了!”劉辯滿臉謝意。

張仲堅語氣中透著豪爽:“君子一言當重於九鼎,某既然答應了幫陛下刺殺陶謙,自然要盡力而為。我在下邳城待了這五六天,一直暗中觀察陶謙的生活習慣,發現他極為重視個人安全。出則千名侍衛簇擁,入則千人巡弋,糧米青菜全部是庫府專供,要想刺殺他難度不小。”

張仲堅說的這些與李元芳、王越的描述基本吻合,可見他這段日子的確是用心了,劉辯倍感欣慰,“朕亦是知道陶謙防備嚴密,要刺殺他困難重重,所以才請張壯士出手,不知你所說的刺陶方案如何執行?”

“經過貧僧暗中查探,發現下邳城中佛教盛行,信徒眾多。而且陶謙的夫人極為推崇佛教,常常到各大寺廟上香拜佛。”

張仲堅不慌不忙,把自己的計劃娓娓道來,“某化名寶相。這幾日在下邳大街小巷遊走,用江湖術士的小把戲騙了不少信徒。算是小有名號了,甚至許多陶府的婢子僕人都來找貧僧相面問卦……”

“張壯士果然好手段!”劉辯精神登時為之一震。

張仲堅又道:“某現在就差一個進入陶府做法事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