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汪宅就是,隨便問個人都知道。”
僅僅從這一件事。劉垓和史元熙就真真切切地認識到,汪孚林在這歙縣縣城中名氣有多大。
既然有這樣的提示。兩人也沒有再繼續問路。更何況,自從汪孚林再次回來之後,門前好歹掛了塊汪府的牌匾,他們除非是眼神太不好才會錯過。見那門頭異常樸素,劉垓和史元熙剛剛還說過汪孚林的財神名聲,不禁都有些意外。再次確定了一下那汪字應該沒錯,年紀小兩歲的史元熙方才親自去敲門。不多時,大門就開啟了一條縫,一個髮型有些古怪的腦袋探出來打量了他們一眼,繼而就拉大了些。整個人都閃了出來,卻是一個缺了半邊耳朵的少年。
“請問幾位客人找誰?”
“這是汪孚林汪公子家嗎?”
“是,不過公子不能會客。”出來應門的正是王思明,見門外兩位客人顯然有些納悶,就連後頭那兩個牽馬的隨從也彷彿很不解,他方才不好意思地說道,“之前老爺和舅老爺出去辦事,公子說是好好養病的,但不合又出門了兩趟,所以老爺回來之後一氣之下就吩咐不許讓公子會客,更不許出門,除非府縣衙門那邊有什麼要緊事。”
按照大戶人家的規矩,王思明這絕對屬於背後編排主人,可這卻是汪孚林特意囑咐王思明對訪客這麼說,否則他非得被汪道蘊給悶死。而劉垓和史元熙自然不知道其中這關節,聞聽此言全都有些忍俊不禁。到最後還是史元熙開口說道:“那煩請你進去稟告汪老爺,就說是汪公子的同年史元熙,科場前輩劉垓來訪。”
王思明畢竟還在熟悉種種大明風土地理人情的階段,對這兩個名字覺得很陌生,但同年和科場前輩是什麼意思,他還是一開始就學過的。知道那竟然是兩位進士老爺,他連忙長揖行禮,拔腿就往裡頭跑去,連大門都忘了關。
面對這有趣的小門房,劉垓和史元熙不禁相視而笑,不消一會兒,他們就只聽到裡頭傳來了說話聲,緊跟著,黑漆大門就被人拉開,至少和汪孚林打過照面的史元熙一眼就認出了前頭那二十許的年輕人正是他們之前談論的主角。而剛剛那小門房緊隨在後,更落後幾步遠處,是和汪孚林有幾分相似的中年人,史元熙和劉垓錢都猜到,那便是小門房口中的老爺。
果然,廝見之時,汪孚林就歉意地說道:“王思明是我從遼東帶回來的,原本是生在女真的漢奴,虧了張巡撫因他在撫順關外有功,這才遂了他的心願,讓他跟了我,還不大熟悉人情世故。之前他要是說了什麼,二位兄臺還請不要放在心上。”他說完就往後頭看了一眼,笑著說道,“那是家父。”
史元熙之前才聽劉垓說過汪孚林那位著實“可圈可點”的父親,見汪道蘊有些不自然地上前寒暄,兩人少不得也見過這位汪老爺。直到汪道蘊很快就避開了,史元熙仗著自己是汪孚林的同年,又想拉近關係,便故意笑問道:“汪賢弟,令尊不許你見客,這到底是個什麼典故?”
“別提了,家父一向覺得我太會惹是生非。”汪孚林無奈地苦笑一聲,見劉垓和史元熙那臉上表情全都很微妙,他就猜到人家恐怕在背後也這麼議論過自己,他也不以為意,請了兩人進門後便開口說道,“若非我早就聽說二位協查夏稅絲絹紛爭到了徽州府,又告訴家父你們是太平府推官和寧國府推官,只怕他還要繼續禁我見人。話說回來,二位這時候過來,不知道所為何事?”
“汪賢弟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劉垓雖和汪孚林不是同年,可今天擺明了不拉近關係就沒法說話,他也就自來熟了一把。當下就似笑非笑說道,“聽說當初歙縣衙門被人圍堵,薛縣令意圖丟出那個帥嘉謨當替罪羊,卻被你堵了回去,而後更是三下五除二就驅散了亂民。要說這夏稅絲絹紛爭,根子非常久遠,總沒有人比你這歙人更清楚緣由,我們實在摸不著頭緒,這才來找你答疑解惑。”
自打知道來的是兩位推官,而不是預想中的通判,再加上打聽到兩人的履歷,汪孚林就猜到,他們在解題無門的情況下會來找自己。現在人真的來了,他就把人往前院正廳二樓的書房帶。對於這地地道道的袖珍徽式宅院,劉垓和史元熙都頗感興趣,甚至還在二樓那圍著院子的美人靠上饒有興致逗留了片刻,這才進了書房。落座之後,他們就從汪孚林口中聽到了完全版本的休寧婺源那連場變故,就連夏稅絲絹紛爭的起源,也比他們從文書上看的更明晰。
最重要的是,汪孚林並沒有完全偏私歙人,而是從甲辰以及乙巳兩年的夏稅秋糧額度變化,分析了歙縣這**千匹絲絹稅可能是出於別縣全都大量增加了夏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