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三十六渠帥,你說的那個李大目,就是張角手下的八大弟子之一。”
看起來,這黃劭是真心臣服。
董俷有個好處,他不信任你的時候,怎麼做都是破綻。可如果他相信了你,就會立刻道歉,並委以信任。
當下起身,朝黃劭深施一禮:“黃先生,俷此前不信任你,非是你出身貧寒,而是因為你委身太平道。如今國家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內有黨爭、宦閹、外戚之亂,外有匈奴、鮮卑、羌人等異族窺視。似張角這等妖人,以邪教蠱惑百姓,滿足其一己私慾,其心當誅,其心當誅!我等鄙夫寒士,應為國效力。哪怕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不枉來人世一遭。自亂家門,可謂雪上加霜,置我家國、百姓與何地?”
這話說的很直白,若按照名士的角度,一個字:俗!兩個字:很俗!
但蔡邕卻瞪大了眼睛,典韋停住了飲酒。黃劭更是匍匐到董俷身前,放聲大哭說:“劭自幼家貧,故而心生不滿。張角興邪說,劭非但不阻止,反而與其狼狽為奸,實該萬死!今聆聽先生教誨,更有主公仗義斥責。劭非草木,安能不辨忠奸。願效死命於主公麾下,他日若有違背誓言,天可誅之,地可滅之,人人可殺之。”
蔡邕非常快活的捋著鬍鬚,連連點頭:“賢侄,只今日一言,邕如醍醐灌頂,當真是爽快,浮一大白……哈哈哈!不錯,想我等士大夫,世代受朝廷恩典,如今國難當前,卻還在內鬥不休。倒不如你這小子能看的清楚,邕是慚愧,慚愧!”
董俷扶起了黃劭,“好了,過去的事情,就當作是放了個屁,沒有了。從今以後,你黃劭是我董俷的黃劭,而不是太平道的黃劭。黃先生,俷還想請教一些事情。”
“劭知無不言。”
“那太平道往日,是如何斂財?”
黃劭眼珠子一轉,立刻明白了董俷的意思。他沉吟片刻後說:“主公,據劭所知,太平道往日斂財,大都是販賣私鹽,走私武器,還有是從信徒手中獲得。雖偶爾會在邊塞襲擊一些城鎮,倒也不是很過分。只是這一次,他們的手段過於暴烈。”
蔡邕的手一顫,一根鬍子給揪了下來。
但他並不覺得疼痛:“黃劭,你的意思是說……”
“若劭猜測沒有錯誤的話,只怕太平道起事,已經迫在眉睫!”
第一部 少年遊 第六十三章 再遇唐周
更新時間:2008…5…28 21:27:27 本章字數:4152
廳內一陣沉默,誰也沒有說話。
董俷雖然早已經猜到了答案,可那也只是他的猜想。如今黃劭和蔡邕的看法和他相同,這不僅讓他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壓力。黃巾之亂要開始了,真的要開始了!
“兄弟,你幹嘛苦著臉?那太平道能怎樣?趁他們沒起事,咱們幹掉他們的頭目。”
董俷聞聽苦笑,“哥哥,若我能知道張角三兄弟在何處,我肯定願意幹掉他們。可有一個問題,我們就算知道了張角在哪兒,又如何能接近他?他的守衛肯定森嚴,莫說殺他,我們兩個就算是想要靠近都很難。如今之計,當設法一網打盡。”
黃劭搖頭說:“主公,非是劭替張角說話。那張角也是心機深沉之輩,這些年來不但是結好朝廷中的大員,更安排了很多心腹在各地鎮縣擔當官員。怕只怕,我們前腳動作,他們後腳就會知道。想要一網打盡,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董俷何嘗不知道,這很困難。
可骨子裡有一股子倔強勁兒,讓他不願意輕易的服輸。
只是一幫泥腿子……這句話不是輕視,而是從評書中的說法來看,黃巾除了少數人之外,大都是一群烏合之眾。至於張角三兄弟,也只是有野心,而無才能的人。若他真有本事,黃巾起事之後,又怎麼會出現各地黃巾賊如同蝗蟲過境一樣?不但是毫無章法,毫無軍紀,燒殺搶掠起來,甚至比那些強盜還要兇狠。
連這些人都無法鬥得過,將來還怎麼和那些牛人鬥?
目光掃過了正在閉目沉思的蔡邕,董俷靈機一動,心裡面突然有了一番計較。
“伯喈先生!”
“恩?”
“如果您向皇上當面進言,外有大將軍的幫助,能有幾分把握?”
蔡邕沉吟了一下說:“五成,當有五成把握……阿醜,你的意思是要我回雒陽?”
“不,您不能立刻回雒陽,那樣馬上就會引起宦閹的警覺。依我看,您應該先去河東,再設法讓我父親入京。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