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6部分

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也沒聽過。

那麼,就請記得另外一點,這個世界上,沒有獨來獨往的愛與恨,甚至我們可以捫心自問一下,倘若有一天我們再度遭受不幸,那麼他們還會有人伸出援手嗎?

到那個時候,相信我們會明白的!

29章 鐵血之旅

1918年8月來臨的時候,整個山東的軍事機器已經完完全全的轉動起來,大戰之前的陰霾已經開始在整個中國的上下漫延開來。

不光是即將遭到被命名為“新北閥軍”的中華國防軍的攻擊,甚至廣東方面的軍隊也已經用飛艇運到山東一個輕裝師。

這些輕裝師除過一個裝甲步兵團之外,沒有其他裝甲車輛。

至於汽車,倒也算不少。畢竟中華國防軍的120毫米重迫擊炮,就是使用這種車輛搭載的。不但重迫擊炮,甚至後面還要掛上個小拖車,帶幾十枚彈藥。

卡車是用來拖曳諸如105毫米的重炮,至於普通步兵,則使用的是一輛18速山地腳踏車腳踏車。無論自身的背囊還是武器彈藥,全都裝載在自動車上專門的擱架上。

雖然,輕裝步兵因為車輛較小,而比全機械化開進的重灌師與坦克師的速度稍慢,但也擱不住中國人那種非理性思維下所展現的創造力。吉普車與不多的75毫米營屬自行炮炮在開進的時候,都可以看得見車上被一群騎著腳踏車的步兵扒著。

另外,騎著兩車越野摩托車的偵察兵的肩頭,也可以看得見搭車的哥們用手搭在上面。至於四輪的82毫米自行迫擊炮與它的載具,自然也難逃魔掌。裝甲步兵團的裝甲車和坦克,理所當然更是搭順風車的重災區。

也是中國現有的道路體系,實在是太爛,不然的話興許他們會使用那些諸如旱冰鞋來搭車也說不定。

與些同時,中華國防軍各部隊也開始了集結,並開始陸續向預定出擊地域開進。各地的安全部隊也提高了警戒水平,來防其他勢力前來破壞和搗亂。

說起來這次由“中華國防軍”一家組織起來的“新北閥軍”北閥,雖然大多數人都明白,這是結束中國北洋軍軍閥統治的戰爭,但各勢力為了自己的權利,還是忍不住要盼望他們失敗或者進展緩慢。

這樣的想法包括各地的軍閥與首腦,畢竟看過《中華法典》的他們知道,真要是國家落到這樣一夥人手裡,特權自然是不會再有。再想要當這個地位的領袖,除過選舉之外就是造反。可要一想起“中華國防軍”的打擊手段,不免又要哀嘆,好日子已經無多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平時對於軍隊摳摳縮縮的北京政府突然大方起來,不但北洋軍士兵的軍餉提了起來,而且武器也進行了更新換代。

這是因為歐洲自戰爭結束之後,正在籌備決定1918年聖誕前夕舉行“巴黎和會”而做了相當的準備。

1918年6月3~7日,英、法、美、日、意五國舉行巴黎和會準備會議,揹著多數國家制定了和會的議事規則。規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國為有“普遍利益的交戰國”,可參加和會的一切會議。

比利時、中國、塞爾維亞等國為有“個別利益的交戰國”,只能出席與其本國有關的會議。玻利維亞等與德國斷交的國家,只在五大國認為有必要時,才得以用口頭或書面陳述意見。議事規則還限定各國出席會議的全權代表的名額,五大國各5名,比利時、塞爾維亞、巴西各3名,中國、波蘭等國各2名,共計70名。

僅從賦予中國的地位和代表數量,都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在排除中國參與其事。尤其,幾國的暗暗協商之中,代表中國的是北京政府。單從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他們的居心。

這樣的條款,已經得到訊息的“中國華防軍”與“中華復興黨”組織起由顧維鈞與唐紹儀“國際問題研究會”的外交人員,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研究。

意思不問自知,倘若歐洲各國不顧中國的利益,那麼就唐雲揚的脾氣,那別人也就不能怪他是個“問題土匪”,自然會搞出些使所謂的世界各國的頭痛事情出來。

為了使北京政府可以儘可能久的拖著“中華國防軍組”成的“新北閥軍”的進展,大量的德制槍械、彈藥、火炮從歐洲越過大西洋、北冰洋到達日本或者北京政府的北洋軍手中。似乎僅僅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整個北洋軍的武器裝備,就幾乎得到完全的更新。

隨著被歐美瓜分的部隊德**艦的到達,日本雖然在中國不敢再次抖起來,但他們打算呼應協約國的號召,出動他們的陸軍在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