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三十二章 換髮

4戰鬥機的awg-9平板縫隙技術之後實在是太看不過眼了。

而且如果雷達要採用蘇方裝置,相應的導彈等機載武器同樣就要從蘇聯進口,這樣一來使用成本就太高了。

國內在談判過程中強烈要求蘇27的進口型號雷達部分留空,用於安裝國產型號的平板縫隙多普勒雷達,效能比蘇聯的原版肯定要好的多得多了!

說實話若非是考慮到飛機配重是門很深的學問,而沈霍伊不敢改原始設計的段子更是在後世滿天飛,國內甚至想要連蘇27的機載計算機都一起換掉。

蘇27那重達60公斤的氬-15機載計算機,換成國內的技術水平,減重一半都是保守估計。

蘇聯人不情不願的提供了雷達的資料介面,反過來還想詢問中國是否能出口平板縫隙雷達的技術。對此,中方代表當然是用“呵呵”的語氣與其談論了一番西伯利亞的天氣問題。

向蘇聯提供技術也不是不行,但就蘇聯如今這幅癆病鬼的樣子,你們買的起嗎?

這樣一來,國內目前三種三代機採用的都是同種技術開發出來的不同型號雷達,14所的雷達專案可以說是得到了全國技術資源的支援,專案進展一日千里。

按照王小謨的估計,在1990年年末到1991年年初,拿出可量產的型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歷史上JL-10雷達,也就是1473脈衝多普勒雷達是九十年代初立項,到1996年研製成功。而由於胡文海在熊貓國產化專案上的鉅額投入,每年從專案組向14所流出的資金都有至少五千萬美元級別,這對王小謨來說簡直就是一筆橫財。

這筆錢從1985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六年時間。充足的研發經費,格魯門在某些渠道提供的技術支援,近在眼前的實物參考,這樣優厚的條件下還不能追平原本歷史的研發進度,這是對14所和王小謨有多大的意見?

事實也當然如此,JL-10此時已經進入到了專案的收尾階段,是熊貓和十號工程的子系統中進度最快的單元。

像這種類似的合作專案,在十號工廠和熊貓專案在打通了資訊共享之後可謂比比皆是。宋文驄對借鑑熊貓專案組的成果沒有絲毫心理壓力,而屠基達對國產熊貓寄予的希望,也絕不是簡單的對F-14A的山寨複製,而是要雄心勃勃的在F-14的基礎上發展出更加緊跟世界潮流的先進三代戰鬥機。

正是雙方都有著這樣的計劃,才最終促成了這次兩方聯袂出現在了胡文海的面前。

而這次會面,更是有著非常深層的現實原因。

宋文驄說到這裡,忽然嘆了口氣。他搖了搖頭,說道:“雖然全尺寸金屬樣機已經開始著手生產,但實際上十號工程仍然有一個巨大的問題。”

胡文海看了看他旁邊坐著的劉大響和江和甫,忽然心有靈犀的接了一句:“發動機!”

“對,就是胡總所說,發動機的問題現在已經是十號工程最大的攔路虎了。”

胡文海有些好奇的問道:“原定的配套發動機不是渦噴15嗎?現在的研發進度不如人意?”

宋文驄苦笑:“黎明廠現在連部件試製都不過關,更不用說仿製定型了。渦噴15的進度讓人不能不擔心,會不會重蹈發動機拖累殲13戰鬥機的覆轍啊。”

胡文海驚訝的張了張嘴,他前世只聽說過殲十換裝AL-31F的這段往事,但還真不瞭解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殲十因為換裝AL-31F導致後機身增粗,需要重新設計修型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也只是單純的認為,三姨夫畢竟是渦扇,效能作為三代機標配,肯定比已經淘汰的渦噴15效能更好。

但畢竟還是有些遺憾,殲十在換髮過程中浪費了至少有三年時間。與俄羅斯談判用了一年,對發動機後部動力系統相關進行重新設計又是一年。後來在殲十試飛的過程中,發現由於發動機艙增粗導致效能指標下降,宋文驄力排眾議報廢整個生產工序,重新對機體進行修型又耽擱了至少半年。

如果沒有這三年時間,殲十也許在九十年代就已經能夠服役了。

但是話說回來,放眼望去世界三代機隊伍裡,沒有一個是採用渦噴發動機的。這麼看來,殲十採用渦扇的三姨夫也沒有什麼問題吧?

而黎明廠仿製蘇聯R-29發動機的渦噴15,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已經逆向測繪完成,開發出了試車的樣機。誰能想到,這都十年過去了,竟然還連部件試製都不過關?

這工業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