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業的騰飛原歷史中是要到二十一世紀以後了,以大港造船廠為例,其真正掌握巨型總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至少要到2005年才具備了這樣的能力。
那麼國內造船廠究竟差了什麼?這是胡文海打算“拔苗助長”最需要回答的問題。
他並不是重工業、或者造船業的從業人員,並不瞭解這裡的具體原因。但以他對國內改開之後產業發展的普遍經驗,無非是三種因素。技術、管理和資本,有了這三個因素,不僅是重工業,任何製造業都可以跨過產業升級的門檻。
具體到國內的造船業要從蘇式造船標準向西方造船標準轉變,船臺、船塢造船向平地造船法轉變,整船建造向巨型總段造船法轉變,經過他這段時間的研究,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大概有這麼幾種。
首先的首先,就是必須解決資本問題。沒有資本,技術和管理就無從談起,更遑論是產業升級了。巨型總段造船法雖然只是個思路問題,可要想應用同樣需要對船廠進行改造,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裝置更新。
比如說移動總段需要的巨型龍門吊,需要的總段載重車,需要的頂升系統,需要的校準系統……
對於當前國內普遍應用的分段造船法來說,總段造船法無疑是重了兩個數量級。在總段合攏過程中,對精度的控制比分段要求高了何止兩個數量級,甚至是為了能夠配套沿海佈置的分段廠,還需要新的資訊化通訊系統和在海上運載總段的特種船。
為了上平地造船法,甚至還要有專門用來給船舶下水的自航式浮船塢,半潛船、起重船,有點小野心的國家哪個不得有。
真的經過了解之後,胡文海才知道,前世看的那本網路是有些不靠譜。巨型總段造船法確實是一層窗戶紙,可同樣是捅這個動作,大概是比王寶強捅師孃可難多了。
但是鉅額資本投入進去了,是不是就一定能掌握了這個技術,實現產業升級?
這可未必,未來中國夠有錢了吧?可要搞微電子,華晶華虹還不是一樣只能跟在美日後面連年虧損著。
技術和管理雖然拍在資本後面,但仍然是實現產業升級的必要條件。胡文海搞出巨型總段造船法的技術也有大半年了,然而中船總公司在此之前卻始終遊移不定,難道是不知道這項技術好嗎?
當然不是,巨型總段造船法的優勢根本就是一目瞭然。讓中船遲遲沒有行動的,無非是體制問題。
八十年代國企的問題太大了,尤其是六機部原本連國企都不算,而是僅僅部改企三年
。可也萬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不過是個三年的“新生兒”,哪怕不是白紙,總歸是有柴樹帆作畫的地方。
經過足足半年多的準備,中船才勉強做到了高層的統一思想。
統一什麼思想?無非是為了做大蛋糕,大家願不願意改變現行的體制。怎麼改變?答案明擺著,搞繡城模式。
內部兼併競爭,國企員工的勞務派遣化,打破大鍋飯甩掉社會三產包袱,盤活資產存量。說實話也真是多虧了中船如今的董事長是柴老,資歷夠高,一把手主導部改企轉型,而且眼看著就要退二線。
也只有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他才心無旁騖的去強力推動中船的內部改革。
說實話,胡文海對國企改革中乾脆出售企業並不反對。但尼瑪有些人的吃相則實在不要太過難看。
連續多年虧損到資不抵債的國企,就因為搞了個管理層收購,企業人員全然沒動,當即就實現扭虧為盈。
國資委裡都是一群瑪德智障吧?
國企就算要賣,那也是把虧損企業的領導們先都一腳踢出去,追究其經營不力的責任吧?然後資不抵債的乾脆破產,還有口氣的剝離債務合併到經營狀況良好的集團裡,最後能活下來的自然是資本雄厚管理良好、適應市場的托拉斯。
柴老最難的、也是貢獻最大的,就是要去打造這樣一個內部競爭模式。哪怕不能讓領導幹部們能上能下,起碼也要建立起經濟效益在企業內是第一話語權的環境。
就像以後國內主政一方的官員們,靠招商引資、靠Gdp說話一樣。企業領導的評價,不看別的,起碼要讓企業利潤的權重佔到50%以上吧?
難嗎?真是難。哪怕以柴老的身份地位,在八十年代這麼搞也是一屁股坐到火山口上。
可也真是簡單,當胡文海一萬億日元貸款的訊息傳回國內之後,至少在表面上再也沒有人敢於反對這樣的改革。五十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