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劣等性,當時反對女權的人不僅利用宗教、哲學和神學,還動用了生物學、實驗心理學之類的學科。他們頂多願意給另一個性別“有差別的平等”,和針對北美黑人制定的歧視性法律中的“平等但要隔離”如出一轍。

即使是現在,因為有了網際網路而使一切都變得無比快捷,使整個地球都縮小成一個統一部落,雖然已經有一部分女人幡然覺醒,可還有大多數的女人依然擺脫不了從屬的地位。

男人們爭先恐後地宣佈愛情是女人的最高成就,為的只是讓女人把她的生活不斷奉獻,而這奉獻卻並不是他急於接受的東西,他不過是為自己多些囤積罷了。

對愛情的盲目迷信,使女人變得脆弱不堪,像風中的蘆葦一樣搖擺不定。

而男人從來不會認真對待女人的眼淚,尤其是在職場。

愛情是以最動人形式出現的禍根,它沉重地壓在被束縛於女性世界的女人的頭上,無數的愛情殉道者都證明了,這種不公平的命運不過是把不毛之地的地獄,當做最後的拯救提供給女人。

希望自己能夠像男人一樣用工作來換取相應的報酬和社會地位,就該學會忘記自己是個女人,也不要刻意學著做一個假的男人,忘掉性別,把自己當做是第三性,一個沒有任何性別特徵的中性人,拒絕一切來自辦公室裡的與愛相關的種種情感,不管那些報紙雜誌說那是第幾類邊緣情感、如今有多麼普遍,你都要堅守你的第三性原則,獨自承擔工作所帶給你的一切,痛苦或者快樂。

涉及了愛,也就意味著災難的開始。

關於失戀

最近遇到失戀者較多,不由想到一篇關於蘇格拉底與失戀者的精彩對話,相信大師的語言,可以令諸多愛情困擾者獲益良多,給大家以很好的啟迪。

蘇(蘇格拉底):孩子,為什麼悲傷?

失(失戀者):我失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