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養身子,特別吩咐灶房準備的,還一再叮囑,一定要讓您喝上些。”
“恩。”小舟點點頭,可以猜測出,這是定安王爺察覺她身子太過柔弱,所以尋來的藥物,既然如此,她也沒什麼顧忌,若是不喝……小舟喝完碗中的湯,感覺湯有些酸,一旁三尺顯然知道,連忙奉上蜜餞盤子。
三尺隨後一道道的介紹起來,小舟有些驚訝的發現,甚至在自己看起來很尋常的醬汁魚肉丁,也非是尋常魚肉丁,而是在魚肉丁其中新增了有些略苦澀的乾參沫,只是擔心她嫌苦澀,這才包裹在魚肉丁中。
她手中咬了一口的棗糕,也非是她平日所吃的紅棗,而是他國上供的貢棗,水也非尋常井水,而是冰窖裡儲存的額耳山冰融水,只因這冰融水較之都城的水甘甜,自然,這棗糕中也是摻了些略苦的藥物。
這定安王爺是打定主意將她的身子養好,全然未想過小舟此時哪能一下子進補這麼多東西,小舟心中也明白,所以每一樣只是碰了碰,並未多食。
“不知道王妃是否用膳?”小舟心裡覺得這藥膳著實是有些多了,想著也許可以分給定安王妃一些。
自然,這所謂的分,不可能是這動過的膳食,小舟是尋思這藥膳一時半會是不可能停的,許午膳開始,可以與王府中其他人一同享用,這般便不至於浪費,也不至於補過頭。
“王妃已經與王爺一同用過了。”三尺又為小舟添了些飯,她是恨不得小舟能將這桌子上的膳食全部吃掉,然後長得壯壯的。
小舟嘆了口氣,將筷子放置在一旁,示意自己已經吃飽了,聽三尺說王妃已經與王爺一起用過膳了,她便有些好奇的問道:“說起來,王爺今早沒去早朝,還是早朝回來了?”
小舟之所以這般問,是因為她想起曾經看過的書,說古代百官每天都要上早朝,早朝為五更,也就是四五點鐘的樣子,有時候天都沒亮,所以很多官員都會餓肚子去見帝君,如果碰上喋喋不休的帝君,或者碰到個遞摺子,然後絮絮叨叨個沒完的人,餓著肚子的官員也許會很悲憤吧。
唐代官至宰相的劉晏,曾經也遇到這個事情,只是他這人有意思,五更時去早朝,因為天氣寒冷,看到一處賣蒸餅的鋪子,便叫下面的人去給他買餅,然後他以袍袖裹著,悄悄在朝堂上吃。
宋朝也有懷揣羊肉去上朝的故事。小舟也明白,定安王爺必然不會那般,只是有些好奇,這定安王爺要怎麼應對。
“咱們王爺是先帝下過詔的,只要不是有大事,咱們王爺大可不必去上早朝,這事兒盛帝也曾經下旨,免去王爺一切君臣之禮,只是咱們王爺謹慎,這才一直不曾失了禮數,不過今個倒是真的沒去,不是那戈修撰大人來了嘛,王爺也就讓人去給盛帝說了聲。”三尺見小舟放了筷子,便嘆了口氣,覺得這郡主吃的也忒少了些,這比昨個還要少上一些。
她哪裡知道,小舟不是不餓,是怕補過了頭。
小舟聽了三尺的話,有些呆呆的問道:“若是說王爺有詔書在身,可以免去早朝之禮,戈大人今日……”
這是朝堂,並非是尋常職場,只要請個假便可,職場扣些工資,官場可不只是扣俸祿那麼簡單,這屬於大不敬。
“說起戈修撰大人,這官職還當真是有些古怪。”三尺並非不忌諱,一則是因為她所受的教導並非是閨秀教導,反之更偏似江湖兒女的不拘小節,二則只是因為她的位置,以及所在的地方,那戈修撰怎麼也算是王府中的學生,郡主既然想知道,她豈有不說的道理。
“按說修撰這個職務說大根本不大,不過是個六品罷了,可是聖上並未給戈大人賜下官宅,反而恩賜他住在翰林院中,甚至常常喚他在身邊伺候,說是御前行走,也不為過。”三尺說著皺眉,欲言又止。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上懷
小舟道:“這裡並無旁人,三尺姐姐直說便是,小舟並非多舌之人。”
三尺點點頭,其實她已經說了那麼多,也不在乎多說一些,修撰大人人好心善,便是聽到了,也不會與她計較,何況她也非是在人背後說壞話,只是為修撰大人鳴不平罷了。
“回郡主話,三尺是當真是有些不明白,既然帝君將修撰大人從邊寒之地召回,應當是要重用才是,可是為什麼只是個六品呢?”
既然只是要給六品,為什麼又要帶在身邊,難道這不是要重用的意思嗎?可是卻一直沒有動靜,這聖意當真是無法揣測。
小舟聽了後,也是著實疑惑了一下,但她立刻就想起昨日戈承罵姬廉時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