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清廷朝野一片譁然,深深刺痛了滿清統治者的神經。滿清咸豐皇帝急宣大臣們商議,任命京津兵部侍郎勝保為京津護衛欽差大臣,又任命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協同進剿太平天國北伐軍。
就在太平天國上下一片歡欣鼓舞的時候,兩個關鍵的歷史人物出現了,一個是曾國藩,一個是李鴻章。
曾國藩1811年(嘉慶十五年)出生在湖南省湘鄉的一個地主家庭。家裡沒有人讀書當官,其祖父和父親便一心希望其刻苦讀書,透過科舉獲取功名利祿,光耀門庭。曾國藩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於1838年(道光十八年)考中進士,選入翰林院庶常館,當了庶吉士。1840年,授“檢討”官職,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仕途。此後,他一直留居京城,師從穆彰阿,由翰林院侍講、侍讀、國史館協修,升任內閣學士,並先後任禮部、兵部、工部、刑部、吏部的侍郎成為封建統治機構中的高階官僚。他的官位雖然顯赫,但多半為閒散職務,而京城又是人文芸萃的地主,這就給他提供了做學問的好機會。他雖然篤信程朱理學,但主張兼學各家之長,注意研究歷代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包括軍制)和兵法。總結封建統治階級治國安邦的經驗教訓。
穆彰阿很賞識曾國藩,曾多次在咸豐皇帝面前舉薦他,說其遇事留心。有一次,咸豐皇帝召見曾國藩,卻故意不接見他,讓其從五更三點進宮,一直候到下午,才命一個老太監傳話說:“皇上業已回宮,教他次日仍是五更三點進宮,預備召見。”曾國藩退出,不懂此事,連忙跑到老師穆彰阿相國處,告訴他自己被召見的事,並詢問是什麼原因如此?
穆彰阿聽畢,側頭默想一會,便與一個心腹管家,咬上幾句耳朵,將手一揮道:“快去快來。”
那個管家去後,穆彰阿方對國藩附耳說道:“俺曾在皇上面前,誇你能夠遇事留心。今天皇上召而不見,其中必有道理。俺已命人進宮,拜託一位姓魁的太監,請他把你今天恭候召見,所坐的那間屋內,不論所擺何物,所掛何畫,把所有物件的名目,畫上的字花,統統抄
出來。你回去後,可要詳細牢記,明天皇上召見,俺預料決不能逸出那間屋內的範圍。“曾國藩聽了口上雖在連說老師如此替門生操心,真是恩同罔極;其實心內,還不太相信。
臨了,穆彰阿又提醒曾國藩:“ 那間屋裡掛的幾張屏條,上面全是俺們乾隆老佛爺在位時,六巡江南的事蹟。皇上常常和俺說起,也想仿照祖上的辦法,一巡江南為樂,誰知總沒有到機會。皇上既是不能了此心願,只好把那乾隆老佛爺六次南巡的事蹟,讀得爛熟,也算過癮。俺料定明天召見,必定問及此事。你快快回去,連夜讀熟,牢記胸中,不可一字遺忘,要緊要緊啊!”說著又捻鬚一笑道:“你將來的扶搖直上,簡在帝心,就在這一包東西之中的了。”
第二天,曾國藩仍是五更三點進宮,沒有多久,即蒙召見。皇上所問,果然不出穆彰阿所料,既已有了準備,曾國藩自然奏對如流。
皇上不禁微失一驚道:“朕曾聽人說過,你能遇事留心,朕還以為你只對古人之學,能夠留心罷了。殊不知你對聖祖南巡之事,竟能記得如此清楚,誠屬可嘉。”國藩趕忙免冠碰頭,謙遜幾句。曾國藩此次給咸豐皇帝留下深刻印象,為他以後得到皇帝的信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52年7月,曾國藩奉命去江西主持科舉考試。8月28日,到達安徽太湖縣小池驛,得到其母親去世的訊息,便立即趕回湖南老家治喪。這時,聲勢浩大的太平軍已席捲湖南,清朝武裝力量八旗兵綠營兵不堪一擊,望風披靡,咸豐皇帝命怡親王載垣督辦各省團練,以阻各地起義軍,實行以漢制漢策略。1853年1月,曾國藩受命幫助湖南“團練鄉民,搜查土匪”。曾國藩對於起義軍懷有刻骨的仇恨,這次接到皇帝的諭令,正是他為國盡忠,施展其抱負的機會。他知道綠營兵腐敗無能,但又覺得團練這種非正規武裝力量,也不是起義軍的對手,決定另爐灶,重新建立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武裝,這就是湘軍。
另一關鍵人物李鴻章此時還是一個沒什麼名聲的青年人。他1823年(道光三年)出生於安徽合肥一個官僚家庭,1847年中進士,1850年授翰林院編修。南方爆發農民起義後,清政府任命大批官僚在籍創辦團練,以抵禦起義軍。李鴻章於1853年2月隨同工部侍郎呂賢基回皖襄辦團練。後來建立了另一支與湘軍齊名的地方武裝力量——淮軍。
法國遠征軍如人民軍所預料的那樣向北進攻,逼壓清廷政府後,馬尾炮戰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