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在珠江口受到林則徐頑強狙擊後,直接北上威脅京津地區。大沽口炮臺第一次遭受猛烈的炮戰,隆隆的炮聲把昏聵於紫禁城中的清廷皇帝和王公大臣驚醒,此後,清王朝吸起炮戰的沉痛教訓,開始加強在大沽口的軍事防禦,修築土壘,增設大炮,在南岸置炮44門,北岸16門,至此大沽炮臺初具規模。
大沽口炮臺位於海河入海口南岸,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有“津門之屏”之稱。僧格林沁郡王進駐天津衛後,全面整修大沽口炮臺,增建大炮臺至6座,除一石頭縫炮臺外,其餘5座分別以“威”、“鎮”、“海”、“門”、“高”五字命名,又增建小炮臺至25座,構成一個龐大的防禦體系。他還在塘沽的大沽口北岸防禦要塞———大沽口北炮臺(俗稱“石頭縫炮臺”)懸掛一口巨大的鐵鐘(鍾高80厘米,直徑60厘米,上面刻有“海口大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樂危毅公祠”等字樣。)以作戰時示警。
作為“海門古塞”的大沽炮臺,軍事地位極為重要,是入京咽喉,津門屏障,註定其是中國北方一個最不安寧的海防要塞。大沽口和天津衛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了西方列強侵華的必攻之地,
1853年9月中旬,英法聯軍的另一分艦隊,順利佔領盛京將軍轄區(今遼寧省)的青泥窪(今大連),扼住渤海的上額。這樣與佔領煙臺的英法聯軍相呼應完全控制住渤海海灣,切斷了山東和東北清軍從海上援助天津衛的可能。英法聯軍又分別在佔領的煙臺及青泥窪兩海港,登陸三千多的海軍陸戰兵,作陸上攻擊勢態,迫使兩地清軍不能輕舉妄動,隨意從陸上增援京畿地區。完成這些部署後,英法聯軍可以從容地進攻天津衛了。
公元1853年10月13日下午,一支由十艘軍艦,十五艘運兵船,四艘補給船組成的英法聯軍前鋒編隊,出現在大沽炮臺海面。這支前鋒艦艇編隊全是英國軍艦,由英國皇家海軍少將喬治·依勒特統領。
在大沽炮臺前沿靠海岸線的高處,清軍設有了望塔,配有全天候值班的訊號兵。自從福建馬尾炮戰之後,上面就要求瞭望塔上的訊號兵,一刻都不允許移開地死盯著海面上。接到兵部軍報,西洋鬼子佔領了山東的煙臺,遼東的青泥窪,這是進攻天津衛的前奏,更是強調訊號兵必須全神貫注地警戒。
“大牛,你說西洋鬼子會來吧?”一個剛替下來休息的訊號兵閉著眼睛問正在瞭望的另一個訊號兵。
“來是肯定會來,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來,西洋鬼子大老遠的從西邊跑來,可不是來遊山玩水的,不撈到一點好處,豈能甘休?”正值崗的訊號兵大牛回答。
“小根,你看過西洋鬼子嗎?”大牛又接著問在休息的訊號兵劉小根。
“沒有!不知他們長個啥樣?打戰咋就那麼厲害呢?聽我們那跑江湖的人說西洋鬼子全身都長滿毛,跟猴子差不多。哈哈·······”劉小根回答,接著大笑。
“難怪叫他們蠻夷鬼佬的,現在倒蠻想看一下他們那”毛“樣!猴子有尾巴,不知他們有沒有?嘿嘿······”大牛想到猴子的可愛,也忍俊不住地笑了。
“尾巴可能有吧!可能就沒有猴子的那麼長,他們一身的毛,怪可怕的。”劉小根想象到“毛人”的恐怖,身子有點冷。
“咦!前面怎麼出現那麼多的黑點點?”緊盯著海面的大牛,突然發現前面有情況,沒有了繼續開笑的興趣。
劉小根聽到這話,趕緊起身,順著大牛指的方向望去。“會不會是漁船?”他像在自問,又像是問大牛。
“不會,絕對不會,不可能一下出現這麼多船漁啊?”大牛一口否定了劉小根的疑問。
“西洋鬼子的軍艦?老天!看清楚了,真的是他們的軍艦,他們打過來了,快!快發訊號!”大牛否定劉小根的判斷後,第一個反應想到了敵人的軍艦。
劉小根也看仔細了,肯定了大牛的想法,那確實是西洋鬼子的軍艦,連忙把早已預備好的傳信用具點燃,煙柱慢慢升起,飄緲著,騰空而去。
劉小根與大牛在警報清軍的同時,也準確地告訴了英軍自己的位置,兩發艦彈一前一後,飛曳而來,只是聽到呼嘯的聲音,瞬間,這個瞭望臺被炸得空中裂爆,燃起一團火花後,僅剩下一個半塌的瞭望架。劉小根與大牛想見識一下鬼佬的願望永遠不能實現了,帶著鬼佬到底有沒有尾巴的疑惑遺憾地轉輪另一世間。
冉冉升起的烽火煙霧,一會兒消失得無影無蹤,可還是充分表足了示警的意思,足夠有時間讓大沽炮臺的清軍做好預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