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民們持卡領取國家補償資金時,很多村民發現一些怪現象。村上符合國家政策的“領款移民”突然增多,很多祖輩生活在村上的“老戶”也在領款名單之列,甚至“老戶”中的村組幹部及其親屬也成了“領款移民”。東堤村村支書楊寶豫談起該村移民人口現狀時說:“我掌握的移民人數應該在180人左右,而這次享受人數達400人左右。”
在調查核對領款人名單時,記者發現了其中有如舊軍隊中吃空額那樣的情況。最典型的有:七組村民亓改革,50多歲,是土生土長的“老戶”,但他的名字卻出現在了“領款移民”的花名冊裡。七組的張春長和五組的張生財與亓改革情況相似。
事後,在幾人給記者出具的證明裡,均說“根本不知道移民補助一事,更未申請,也未領過移民補助……”
那麼,這些補助被誰領走了?記者隨後找到東堤村村主任許雙全,並同時約見了村委委員劉玉茜、亓森林。
對於本次移民“核實身份、核定人數”(簡稱雙核),許雙全表示,上報人數不足400人,全部依照政策要求嚴格把關,“不存在問題”。3位委員均對村裡出現的“不和諧聲音”感到有苦難言,併為耗費多半年時間給移民申領補助卻換來村民的“不理解”而叫屈。
許雙全表示,5位村委委員全部都是“老戶”。對於有群眾質疑,村幹部與直系親屬多人謊稱“移民”,在本次補償中騙領補償款一事,3位村委委員全部予以否認,村主任許雙全明確答覆,“5位村幹部都不屬移民,都沒有享受國家的補償政策。”
記者在移民中調查時卻發現,村民不僅對部分“移民”身份提出疑問,也對移民“雙核”期間,村上收取的50元費用感覺莫名其妙。
對於收費,村委委員亓森林承認,“當時對每戶移民收了50元”,全部用於辦理移民登記手續花費,並表示,“當時已徵得移民同意,沒有給移民打收據。”
與村幹部介紹的情況完全相反的是,記者從掌握的一份東堤村領款移民名單中發現,包括村主任在內的5名村委會成員及其親屬的名字都在領款人員之列,總人數超過50人。
圍繞政策內領款移民人數,村民、縣移民局及朝邑鎮政府分別接受採訪。村民中流傳的說法是,有大約200人涉嫌虛報。大荔縣移民局對東堤村問題回應說,目前調查,可以肯定東堤村部分移民身份有問題。大荔縣移民局辦公室副主任安培珍說,目前調查工作已基本結束,調查組對東堤村所有移民身份重新予以“雙核”,村民的反映有誇大成分。對於具體虛報人數,移民局並未透漏。
在大荔縣朝邑鎮政府,副鎮長曹立新接受採訪時表示,本次東堤村上報“領款移民”423人,目前調查組核實準確無誤的移民322人,剩餘100人左右還有待核查。
記者要求檢視423人領款移民名單,被鎮政府拒絕。對東堤村村委會幹部虛報一事詳情,朝邑鎮政府未予表態,但指出有問題要查處,有虛報的取消資格。
大荔縣在落實移民直補款發放過程中,個別鄉鎮村組,在落實國家專款專用補償政策時出現偏差。譬如:羌白鎮有村子藉機收取60元修路款;朝邑鎮有村子收取50元“雙核”手續費;有的村子還趁機收取計劃生育超生費等。
儘管鎮政府拒絕記者查閱有關資料,但孫洪偉等人經過艱苦工作,還是查清,在上報423人中,有38戶147人屬虛報冒領移民直補款的假移民。
當年7月15日,朝邑鎮黨委專門召開會議,就東堤村在移民“雙核”中出現的問題作出初步處理意見:對負責“雙核”工作的村級第一責任人,東堤村村主任許雙全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村委會委員馮寬榮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對村幹部的處分並未能解除人們心中的疑惑:在這次“雙核”中,縣移民局向東堤村派駐的提供政策諮詢和業務指導的聯絡員有無責任?應承擔什麼責任?還有,鎮裡的領導難道連自己的屬下許雙全等5名村委幹部是不是移民都不知道?鎮幹部們心中無鬼,為什麼連名單都不準人看……
在渭南市,移民的怨氣遠遠不止源於土地、非移民和冒領移民直補款等問題。陝西省政府在針對大荔縣上訪問題的一份材料指出:“三款”(危房款、安居工程款、扶持生產週轉金)管理不當在移民中引發了較大矛盾。材料記載:移民返遷後,從1990年至2005年底,國家在該縣累計發放危房補助款194。5萬元;安居工程款2044萬元;扶持資金2025萬元。但在發放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