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的地方距離地面四米左右,最高的地方肯定超過了十五米。
也就是說,像這種很高的位置上層冰非常薄,如果驅車路過,很容易直接跌落下來,粉身碎骨。
冰洞上,還有一些類似於鐘乳石的冰柱。
“火山蒸汽和熱氣從地裂冒出,讓冰層融化,融化的水滴沿著更低的位置流動,並且在最低的地方凝結,所以,這些冰柱產生的遠比鐘乳石更快。”
旁邊,氣候學兼空氣學家華柏看了一下手中儀器:“沒有有毒氣體洩露,我們可以往深處探查一段距離。”
王教授:“那就走吧。”
方宏自覺的走在了最前面,他來就是幹這個的。
頭頂冰層某些地方比較薄弱,陽光透過冰層,讓冰層看上去是淺藍色的,而透過冰層的陽光也給了洞穴光亮。
不過更多的地方是黑暗的,方宏點開了頭燈和探照燈:“大家小心一點,畢竟這個地方我也沒來過。”
黑暗的地方走路,白色的是水,因為水反光,黑色的是地,因為周圍都是黑色的,如果能夠用肉眼看到是泥土或者石頭,那麼他一定是凸起的,否則反射不出光線。
不過強力探照燈之下,洞穴一下子亮堂了起來。
特別是走到高冰層下方的巨大空洞中時,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方宏感嘆:“如果世界上真有地底精靈或者地下世界,那麼,一定是一個這樣的地方。”
(未完待續。。)
第二十二章 斷層與冰穹
一行四人跟在方宏的後面,朝著不斷降低的地面緩坡往前行走。
“整個南極大陸98%的面積被平均厚度達2450米的冰體覆蓋,好像頭上戴了一頂大帽子,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冰蓋”。”方宏:“從某些角度講,從南極一些特殊的地方直接進入冰蓋下方,可以越過裝置的限制,直接取到千萬年前的冰層樣本,這對科考的意義非常深厚。”
不過,到目前為止眾多進入過這裡的人,都沒有帶走過地下冰層,至於原因嘛,也沒人知道。
總之各國的科考說起來是為人類的前途,但是互相蓋的緊的很,本根沒有互相供給資料這回事兒。
也就是說,不管是這裡的地下,還是西南冰穹的地下,都沒人拿到過冰層資料,具體原因也沒人知道。
很簡單,想知道的話自己去試。
越往前進,空氣越發冰冷。
“所謂空穴來風,果然是空穴來風。”
這是一種很怪異的感覺,地裂當前,所在處的溫度就會直逼零度以上,而越過一個區域,再往上,就會遭遇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
這就好像是,這個天然的大冰洞裡每隔一段距離就安裝了一個空調一樣。
由於冷熱空氣的交匯,熱空氣上浮,冷空氣下沉,很自然的就產生了風。
“好奇怪的感覺,不用溫度計,也能清楚的感覺到空氣溫度的變化,就好像……”方宏想了半天,憋出一句:“從商場正門下經過的感覺一樣。”
雖然國家極力推動商場這種半公共場所空調溫度不要低於二十六度,但是這個政策很難執行。
在炎熱的夏季,商場正門人來人往,熱空氣和生物熱源人不斷的進入,很難將空氣溫度穩定在一個設定溫度上。
所以,商場一般都會在入門的地方加設中央空調出風口,讓人從這裡經過感覺瞬間進入了新世界。
這也是一種招攬顧客的辦法,你走在炎熱的大街上,突然一陣涼爽,就會想,要不要進去逛一下,反正也無聊。進去再出來,你才會發現你根本沒有逛商場的打算卻帶走了一大堆商品。
“從這些起霧的地方經過,會感覺很溫暖。”方宏指著地面冒煙的地方:“這其實應該是單純的水蒸氣,並不是火山氣體,至於是怎麼產生的,我也不知道。”
旁邊的王教授給出瞭解釋:“埃裡伯斯火山的熔岩粘度非常高,氣體不容易從其中逸散出來,所以氣體的發洩一般是形成巨大的氣泡從熔岩湖處爆裂排洩,而這裡的地裂產生的其實也是火山氣體,只不過硫化物含量極低,因為高溫的熔岩讓其中水變成水蒸氣,從地裂附近湧出,而到了地面上,也會讓地面的水分同樣的蒸發。”
“等到了冷空氣中,它們迅速變成漂浮在空中的固體結晶,變成了可見的水蒸氣。蒸汽和水蒸氣的氣並不是同一個氣,水蒸氣是一種氣體,而蒸汽是一種漂浮在空中的固態水。”
方宏插嘴:“這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