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吩咐下人,袁三山收了笑容說起由江南各州名士聯名的上書已於昨日下午往洛陽遞送,另有給在神都做官的江南士人的一些私信,既是說明這次風波的原委,也是請他們代呈上書以及為清音文社鳴冤說話。;
這原是早就定好的事情,唐松聽完也就沒說什麼。倒是許審之又說起了另一件事,也是在昨天下午,州衙有人到此拜訪,言辭甚是客氣,但話裡的意思卻是說他們將蘇州作為反揚州州衙,反李明玉的根基實有不妥,刺史大人為此承受了極大壓力。
話雖然不曾明說,但意思卻極明顯了——你們反李明玉我沒意見,但不能在蘇州啊。
許審之說完,袁三山嘆了一口氣,“賀使君的難處某倒也能體諒一些,然則我等若是再轉往別地,許多事情做起來可就費時費力的多了”
這時,張旭迴轉了來,“如今各州剛剛知道清音文社總司暫移蘇州,豈能再輕動,咱們不走”
“刺史乃一地父母,他既已下了逐客令……”
見許審之也是一臉的難色,唐松輕笑了笑,”這回江南士林同仇敵愾,風波夠大,算算時間訊息也該傳到京城了,或許這一兩日間就有變數也未可知,又或者賀刺史改了主意也未可知。此事且寬心,倒是上書送往京城後,咱們該再做些什麼?”
“還做什麼?”袁三山看了唐松一眼,“但等著京中傳回結果就是”
聞言唐松搖搖頭,“宜將剩勇追窮寇,咱們凝聚江南士林之士氣不易,在此緊要關頭若無後續動作,人氣必散。人氣一散,風波漸平,李明玉有了喘息之機,哲翁與清音文社之事或許又會大起變數”
“好一個宜將剩勇追窮寇,上官說的是。《國語》有言: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一次若不能攜江南士林之怨氣逼得李明玉回手,哲翁與清音文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