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把握,他的推斷是正確的。
太后是假死。
不過說起太后假死的事就不能不提起尤伊的事。將尤伊綁來其實是他自做主張的行為。事先並沒有報告給殿下知道。
他本來是想等到事情有了一定的進展之後再告訴卡爾殿下。
他也有把握殿下不會對他的自作主張有心結。
卡爾殿下希望帶領西臺走向輝煌,在這之前的種種手段只要有成果就是可行的。
但現在他失敗了。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這樣他就需要對他的行動進行解釋。要有一個完美的解釋來向卡爾殿下報告,不能讓卡爾殿下對他失望,那這就需要給尤伊的事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並對現在的情況進行分析,還要找出可行的辦法,以及現在這種情況下的優勢。
其實他覺得,把太后弄到自焚,永遠離開了西臺的政治舞臺就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另外就是尤伊。她對太后不尋常的忠誠,和太后對她的重視,如果可以用這個來對付那個赫帝族貪得無厭的族長,也是一個好處。
或許可以到了營地以後,請求營地裡的駐軍把尤伊找出來。看在太后如此看重她的份上,或許她還有別的用處。
只是如何請求駐軍的援助呢?他現在這個樣子如此落魄,當務之急當然是第一,回哈圖薩斯。第二,去找卡爾殿下的遠征軍。
不管是哪一個選擇,都不合適說出現在要去抓一個宮女。就算說她是逃奴也不合適,抓逃奴這麼小的事有什麼必要一定要在這種時候辦?
要想說動駐軍去抓人,就一定要有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軍隊出動必定要是大事才可以。
像這次駐軍來找他,就是得到了正式的命令。那要想抓尤伊,就同樣需要這樣的理由。可如果說尤伊是奸細之類的,那她赫帝族族長女兒這樣的身份就成了問題。就算他想用這樣的理由威脅那個族長,可事情一旦說穿了,那個族長肯定會非常痛快的大義滅親的。
那個赫帝族的族長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他要是知道尤伊被冠上如此的汙名,一定又會像之前一樣,在製造武器時找藉口拖延。現在短期內是少不了赫帝族的幫助的。
伊爾邦尼還在頭痛。篷車停下來了。
要下車了。伊爾邦尼等著那個守將多利其克揭開車門的簾子請他下車。
身為貴族,他已經很習慣下階層的人對他的服務。
可是這一次他等了一會兒了,卻沒有等到給他掀車門簾的人。
於是只好自己掀開車門的簾子下車。
在踏出篷車的一瞬間,伊爾邦尼的神經繃緊了。
因為出現在他眼前的絕不是一個友好的歡迎的場面。
-------------
七八個士兵半圍成一個圈,勾腰搭背的等著伊爾邦尼下車。
而那個將軍早就不知去向了。
伊爾邦尼的眼睛很快的把周圍的情況看了一遍。
這是一個不算大的駐軍軍營。
絕不是正式的。
只有幾個帳篷。看得出行李帳篷一個,應該是用來放馬鞍之類的用品的,軍帳三個,用來給士兵休息的。主帳一個,應該是那個將軍的。
問題在這個營地沒有設圍欄。
一般正式一點的駐軍營地會設有圍欄,用圓木樁子把營地圈起來,是一種身份的向徵。一般的普通民眾的紮營地不會設圍欄。只有軍隊才會這樣做。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臨時的駐紮地,就跟商隊臨時休息的紮營地一樣。
所以這些人就像那些遊蕩在沙漠中的商隊一樣,遊蕩在沙漠中找他嗎?
伊爾邦尼對他的眼光有信心。這些人絕對是西臺的現役士兵。
他們身上穿的鎧甲和腰上懸的刀劍全都是這一次遠征埃及新造的。是由他牽頭向赫帝族定製併發往軍中的。
這也是為什麼他在剛才從篷車上第一眼就認定他們是西臺計程車兵的原因。
那現在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正式的西臺士兵對他懷有敵意,並且不顧忌他的貴族身份公然挑釁。對貴族不敬只會有死路一條。他們敢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他一定忽略了什麼……
-----------------
伊爾邦尼鎮定的走下篷車,問離他最近的一個士兵:“多利其克將軍在哪裡?我有事要找他。”
那個五大三粗計程車兵沒有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