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熙先生盡忠國事,不愧國之干城!”載灃讚道,“如果你南下順道,能不能在彰德府稍微駐留片刻,勸勸袁慰亭,讓他儘快赴任?如今湖北軍情十萬火急,實在是耽擱不得!”
二五八、花邊高冢臥麒麟
絕大多數時候,領導的詢問其實就是變相的命令,不存在討價還價的餘地。載灃問孫元起“能不能”在彰德下車,勸袁世凱早日出來辦事,孫元起還能說半個“不”字?
孫元起怏怏回到住所,剛進門,楊度便迎了上來:“百熙,攝政王怎麼說?”
“還能怎麼說?他是鐵了心要把我踢到四川去,不僅答應給我們暫編第四十四混成協的編制番號、武器裝備,還另給了50萬兩軍費,就是想讓我們儘早赴任。沒辦法,我只好答應他明日出京。”孫元起有氣無力地說道。
楊度頓時滿臉喜色,嘴上卻埋怨道:“攝政王為了把我們攆出京城,可真捨得下血本!不過倉促南下,還涉及兵員招募、武器調配、部隊集結,章行嚴、沈翔雲這幾天可有的忙活了!”
“皙子,你這回可要隨我入川才行。如今四川亂成一團,軍政事務紛繁複雜,沒有你幫忙,我肯定抓瞎!”為今之計,孫元起只要抓楊度的壯丁。
“好!”楊度乾脆地答應了,“此次入川不僅我要去,我們幾個人除了畏廬(林紓)、彥及(陳訓恩)留駐北京,蒐集情報外,其他人都要去。”
古代文人志士,熱衷跑去給大小官僚、諸侯做幕僚,主要目的有兩個:
首先,幕僚本身是一個不錯的職業,薪水待遇都不錯,手頭還有些權力。以後有志於仕途的人在工作之餘,還能乘機學習一下從政經驗。
其次,幕僚還是條晉升的終南捷徑。漢代王褒在《四子講德論》裡面說:“夫蚊虻終日經營,不能越階序,附驥尾則涉千里,攀鴻翮則翔四海。”意思是。蒼蠅牛虻即便一天到晚辛辛苦苦,也飛不了多高、走不了多遠。可你要是有幸趴在千里馬的尾巴上呢。不要你自己走。就可以一日千里。如果你要是依附在大鵬鳥的翅膀上呢,不要你動彈,就可以翱翔四海。同樣道理,你要是給一位有前途的領導做秘書。豈不是飛黃騰達指日可待?歷史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孫臏、張良、諸葛亮、王猛、趙普。給了無數**絲以美好的希望。
當然,這兩個目的並行不悖,誰也不會嫌棄賺錢的時候有個好前程。也不會反感在上進的同時有豐厚的薪水。
孫元起儘管比不上渾身黑色素沉著、長了無數斑斑點點的漢高祖。也比不上自顧其耳賽豬頭、垂首過膝似猿猴的劉皇叔,但畢竟是暫署四川總督的內閣大臣。以前學部裡一個蘿蔔一個坑,沒多少位置安插幕僚親信,而且天子腳下、首善之區,有些小動作也不好太露骨、太明目張膽。可一旦去了四川呢?天高皇帝遠,幾乎遍地都是位置。總督翹翹小手指。幕僚們不就撈個肥差?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孫元起自然知道想要馬兒跑得快。就得先喂好馬的道理:“也好,那明天就一起走吧。對了,攝政王還要我去彰德請袁慰庭出山,你怎麼看?”
楊度撇撇嘴:“袁慰庭不肯出山,還不是因為價格沒談攏?朝廷不願出價,你去了又有什麼用?”
孫元起嘆息一聲:“我去拜訪,不過盡人事安天命!”
1911年10月15日早晨,孫元起、楊度、楊永泰等人自盧溝橋登車,順著盧漢線南下,於晚間抵達彰德。彰德知府聽說孫元起要在此停留一天,不敢大意,帶著全城大小官員到站臺恭候大駕。
自從武昌起義以來,彰德突然間熱鬧不少,袁黨親信、北洋軍將校都或明或暗來到洹上村表忠心,即便是平日難得一見的內閣大臣,短短兩三日間也來了兩位:除了學務大臣孫元起,之前已經有陸軍大臣蔭昌來拜過山頭。…;
因為天色已經昏黑,孫元起便在城中落腳,先派人到洹上村送拜帖。養壽園的門房再牛氣,對內閣大臣的拜帖也不敢小覷,當下恭恭敬敬地送進袁世凱的書房。
在書房裡,一直對外號稱養病的袁世凱正和段祺瑞、馮國璋、倪嗣沖、段芝貴等北洋將領密商,氣氛顯得熱烈而興奮,燈光因為繚繞升騰的菸圈而顯得曖昧不明,讓整個房間都充滿一種難以名狀的躁動和不安。
曾做過北洋第三鎮統制的段芝貴一副丘八氣:“一個小小的湖廣總督,上頭還擱著一個蔭午樓,就想請大帥出山?朝廷也太摳門了!大帥怎麼能答應?”
馮國璋點點頭:“朝廷確實有些寒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