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3部分

身就得到共和黨和新中國黨45個參議員的聯署,再加上同盟會和統一共和黨的大力支援,絕對能達到《臨時約法》中規定的“總員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滿投票總數三分二以上”條件,把黎元洪這個副總統給罷免掉。

一聽要“投票表決”,支援黎元洪的參議員頓時鼓譟起來。孫發緒大聲宣稱道:“如果現在表決,那我們馬上退席!”——如果他們退席,出席人數就低於總數的四分之三,投票自然無效。

眼看孫發緒等參議員已經起身,議長吳景濂趕緊和稀泥道:“諸位!諸位議員請冷靜!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我們在討論張春山一事的議案時涉及到副總統,如果不聽副總統的辯解就投票表決,豈不是也違背法定程式,有失公平公正?我看不如今天就討論到這裡,先把質問議案發給副總統,請他自辯。等收到覆電之後,我們再討論表決如何?”

“好!”“贊成!”孫發緒等人胡亂答道。

就這樣,參議院虎頭蛇尾地結束關於張振武案的首次會議。(未完待續。。)

三六七、試問天下誰敵手

首次會議雖然草率結束,但參議院中一邊倒的局面還是讓黎元洪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感。接到參議院發來的質問案後,他連發數封長電,詳細臚列張振武的罪狀,極力為自己辯解,企圖扳回一點印象分。

但他知道,雖然現在參議院中亂如蜂衙,對自己大肆聲討,但主要著力點並不在此,問題關鍵還在袁世凱、孫中山、黃興、孫元起等四五人。只要這幾個人裡有兩到三個明確支援自己,那麼自己的副總統之位就會穩如泰山。

可是這幾個關鍵人物的態度如何呢?

先說袁世凱。

別看之前黎元洪幫著袁世凱化解內閣危機,現在袁世凱又幫黎元洪除掉心頭大患,一副你儂我儂的親密樣子,其實不過是“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隨”。現在雙方合作結束,彼此之間山是山、水是水,再也沒有半點牽扯。

而且袁世凱幫忙殺掉張振武,其中用意也不是那麼單純。此舉不僅可以打擊湖北革命黨的勢力,而且還離間了黎元洪與同盟會之間的關係,迫使黎元洪不得不向袁世凱靠攏,從而在南方革命黨盤踞的地盤上打入一個楔子。而且在殺掉張振武之後,袁世凱馬上貼出公告,將兩人來往密電公開刊佈出來,使黎元洪一下子陷入千夫所指的境地,嚴重損毀了副總統的名望,之前湖北擁護副總統的文武官員也出現意見分歧,甚至有群相解體的危險。

端的是一石三鳥的妙計!

現在袁世凱還指使陸軍部電覆黎元洪。讓他把殺張振武的責任承擔起來,自請處分。其中陰謀味道,黎元洪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武昌都能嗅見。由此可見。袁世凱是靠不住的。別說請他出面支援,如果他不落井下石,黎元洪就該燒高香了!

次說孫中山。

孫中山自從卸任臨時大總統之後,一直在武昌、上海、福州、廣州等地流竄,名義上是考察修建鐵路事宜,其實是到處演講,宣傳自己的三民主義。順便刷刷存在感。

黎元洪自忖和孫中山的關係還比較密切。四月份的時候他曾邀請孫中山來武昌視察,全程以高規格接待,確保孫中山一行吃好玩好。臨行又有好禮相送;孫中山則極力肯定黎元洪的首義功勞,稱讚他為“民國第一偉人”。雙方各得其所,一時間賓主盡歡。而且孫中山是典型的沒有關注會死星人,非常喜歡對國內政壇大事發表意見。本身還沒有多少節操。這種人最適合拉攏!

聽說最近孫中山準備邀請黎元洪、黃興聯袂北上。與袁世凱、孫元起就當前國家大政方針舉行會晤。當下黎元洪派人卑辭厚幣前去拜會孫中山,希望他能出面“主持公道”。

再說黃興。

表面上看,黎元洪和黃興是武昌首義時一起扛過槍、一起加過班、一起逃過難的親密戰友,而且黃興為革命向來是謙讓為懷、不計名利,應該屬於黎元洪的統戰目標。但黎元洪自己知道自家事,他跟黃興的關係遠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融洽。

話說武昌首義成功之後,時任陸軍暫編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的黎元洪被強推上湖北都督的寶座。最初黎元洪是非常不樂意,誰知坐上之後發覺都督可比原先的協統好了不止一點半點。頓時就不想動了。偏偏此時黃興來到湖北助陣。

黃興是誰?那是同盟會中能與孫中山較一日短長的革命領袖,他來了。還有黎元洪什麼事兒?而且在前往湖北的途中,黃興就跟同行諸人商量好了:“黎宋卿並未革命黨人,我到武昌後,當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