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還算比較好的。父母收入雖然比不上大款、老總,但也有房、有車,怎麼說也算個小康之家。小凡上初中了,同學中興起了一股追求名牌球鞋之風。什麼耐克、彪馬、阿迪達斯,盡是外國名牌,動不動就是幾百元、上千元。國內的品牌什麼李寧、安踏、匹克,孩子們根本看不上。
兒子整天地念叨買鞋的事情,這可讓做父母的為難了。給他買吧,怕因此助長了兒子貪圖虛榮、愛攀比的壞習慣;不給買吧,又怕孩子在同學中失了面子,因為兒子的朋友全部都有耐克鞋了。
他們多次做兒子的思想工作,給他講買與不買的利弊和他們的擔心。在父母的耐心開導下,兒子理解了父母,雖然不再提買鞋的事情,但在心裡依舊充滿了對耐克球鞋的渴望。
細心的媽媽看出了兒子的心思,決定給兒子買一雙耐克球鞋,滿足兒子的心願。當媽媽把一雙小凡盼望已久的耐克球鞋送給小凡的時候,小凡激動得眼裡充滿了淚花,他感謝媽媽對他的理解,並向媽媽表示:一定要好好珍惜這雙球鞋,而且保證以後再也不和同學們比吃比穿了……看,一件小小的事情,處理起來還是有學問的。
以上四點是家長最常遇到的煩心事。當然,還有許多煩心的事情,比如為討好老師要送禮,擔心社會不良資訊對孩子的影響等。但是,無論遇到什麼煩心的事情,平靜下來、面對現實、積極應對才是化解煩惱的最佳方法。
讓家長失去威信的幾種行為
家長本來是孩子崇敬的物件、學習的榜樣,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導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