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蒂尼亞人(Thyni)同樣也是從色雷斯遷入小亞的。“蒂尼亞人”和 “比提尼亞人”以希臘文標示分別為Θυνοι和Βιθυνοι,除字首外,完全相同。為同名異讀,抑或兩個單獨的族團,尚不能確定,但至少表明他們可能存有密切的親緣關係。所以,小亞西北隅的比提尼亞地名,又有蒂尼亞(Thynia)之稱。據說,比提尼亞人的遷移,大約是在早年弗裡吉亞人入侵小亞以後接踵而至的。密細亞人的先民也被認為可能源於色雷斯,但古代作家對其文化特徵和源流沿革的描述卻語焉不詳。克羅斯蘭認為,密細亞人'最早曾以“穆什基人”(Muski)的名義出現在亞述人的史料文獻中'可能比弗裡吉亞人更早進入安納托利亞,後來才作為一種民族的殘餘形式而見存於密細亞地區。密細亞人大概操一種呂底亞語(Lydian)和弗裡吉亞語的混合語言,顯然帶有民族交融後形成的色彩,不過,這也給其原始身份的辨識造成了相當的難度。

公元前2000年,色雷斯人已經跨越原始社會的門檻。色雷斯部落許多地方出現奴隸制的萌芽,開始形成早期國家組織。以前人們總認為色雷斯人比希臘人發展水平低得多,但根據我們所發掘出的大量遺址來看,這種觀點根本就是錯的。色雷斯人有國家社會組織,有系統的冶煉技術工種,在冶煉廠中能冶煉出大量青銅和黃金製品。這些青銅和黃金製品中的一部分作為打仗用,另一部分則是上層人物使用的器具。色雷斯人深信人死後會在另一個世界中繼續生活,他們可以與神同在,肉身不必再生就可掌握世間的一切。正因為如此,所以在保加利亞各地都能挖出大量的色雷斯人遺蹟。他們的文化造就保加利亞一半以上城鎮都具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如:1970年,考古學家曾經在瓦爾納發現了距今5000年以上(現在測定為公元前40世紀末期)的黃金製品數百件,其中包括小金珠、重達200…300克的金手鐲等。其中最有價值的則是兩根“黃金君主權杖”,這個遺蹟的發現讓我們幾乎改寫了巴爾幹古代史:在希臘剛剛展現文明曙光的時代,保加利亞的色雷斯人竟然已經出現有著牢固主權傳統和相當複雜的社會結構!這些物品現存於瓦爾納(原奧德索斯)的色雷斯遺蹟以及索菲亞地下人行道旁的色雷斯遺物陳列館。當保加利亞慶祝建國1300週年的時候(1981年),在舊扎戈臘也發現了一座色雷斯古墓,其中的壁畫讓人們第一次領略到了色雷斯人的上層生活:壁畫上畫的是公主和王子站在一個葬禮儀式的中心位置,他們依依不捨的向死者告別。他們身旁則是死者的父母和親屬,他們或牽著馬,或拿著貢品,象徵了他們對死者的無限哀傷,悽楚動人。它立刻被作為建國1300週年的獻禮,也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被保加利亞政府嚴格保護。現在該遺址旁已建造一座陵墓模型,專供遊客觀賞。2005年9月,在索非亞以東80公里的地方挖掘出了一座大型色雷斯王陵,考古學家把其命名為達貝內墓地群。這座王陵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共出土約10萬件的黃金飾品,堪稱青銅時代墓地之最。如這般的發現數不勝數,可見色雷斯人國家和社會之興盛。

晚期色雷斯人

公元前5世紀初,一部分先進的色雷斯部落社會經濟愈益成熟,正在孕育著突破固有的氏族公社制模式。大概也是在波斯帝國征服和佔領(前514~前480年)這一外來壓力的促動下,南部赫布魯斯河流域的色雷斯部落逐漸走向統一,這樣,“氏族制度的機關便必須轉化為國家機關,”從而形成了以奧德里西亞部落為核心的國家組織,特雷斯一世(TeresⅠ;約前480~約前450年在位)成為該王國的建立者。其子西塔爾塞斯執政期間(約前450~前424年在位),奧德里西亞王國國力興盛,廣拓疆土,先後降服羅多彼山區諸部落、培奧尼亞人一部,其勢力擴至斯特里蒙河與哈伊莫斯山以北的蓋塔人地區,還進抵馬其頓南部平原和阿克修斯河谷一帶。王國的海岸線從愛琴海的阿布德拉,延伸至黑海沿岸的多瑙河口,甚至連黑海西岸的一些希臘人城邦也不得不承認其霸權;並對之繳納貢金。迄塞奧底斯一世(SeuthesⅠ)治下;奧德里西亞國王乃自稱“色雷斯人之王”,其王國每年向內地土著部落和沿海希臘人城市徵收的貢賦總額約達400塔蘭特,一度成為亞得里亞海與黑海之間最強大的一個政治實體。人們至今還不太清楚色雷斯人當時如何具體稱謂他們的國王,王國究竟是否一直擁有固定的首都,但可肯定的是,前4世紀時的統治中心是在塞普瑟拉。作為早期國家組織,奧德里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