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
“不過是個奴才,能有什麼來頭,娘娘說笑了。”
……
“福子是內務府剛挑上來的,皇后娘娘還沒留幾日就賜給了娘娘,何來皇后娘娘撐腰這一說呢。”
(江福海原本的臺詞)
……
暫停,還是暫停。
由於華妃方才沒有按臺詞走,所以,即便伊斯唸完了江福海的臺詞,這個空間依然沒有要“解凍”的意思。
現在該怎麼辦?
伊斯看著在主位“發呆”的華妃,陷入了沉思。
要找到第二維,必須讓無多脫離“空間暫停”狀態。而讓這個空間恢復運轉的方法,便是讓這段場景裡的人物各自對完臺詞。
被自己偽裝的“江福海”不能出半點差錯,然而,這個空間又容許本土居民產生“劇本”以外的情感動作……
等等!
他之前似乎一直陷入了一個思維誤區。
從來沒有什麼確切的證據證明……地球人給的資料等同於這個空間的“劇本”,且這個“劇本”無可更改。
就不興人家土著即興演出啦?
雖說在上上一段場景當中,伊斯依靠地球人給的“臺詞”順利結束了那一段劇情。可事實上,早在聯絡地球人尋求破解之道之前,伊斯便依靠自己的隨機應變,與皇后娘娘對白了幾句。
那日,關於井裡死人的身份,是皇后娘娘先問的“江公公”。而伊斯,則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推測出了福子的身份。
然而,在《甄嬛傳》的劇本中,這一段卻不是這麼寫的。
地球指令碼中,場景開篇,“江公公”便已經把事情的原委給解釋清楚了,皇后娘娘只是一個聆聽者,並沒有提過什麼疑問。
既然那時的伊斯不靠“臺詞”,便能推動劇情發展,而今天,就算他背了臺詞,空間也沒有恢復原樣。
這就說明,對白《甄嬛傳》裡的“臺詞”,並非是空間運轉的充分條件,而《甄嬛傳》的“劇本”,與真實的空間規則之間,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這個差距,或許應該叫做“真實”。
被土著自然演繹出來的橋段,才是最貼合這個空間的劇本。
若外來者破壞了這份“真實”,神情、動作、姿態等等等等,不符合人物原有的形象特徵,即便背下了人物原本的所有臺詞,雖然空間依舊運轉,土著卻不會買賬,分分鐘就“加戲”給你看!
而一旦伊斯的應對無法符合被土著更改的,新的“劇本”,這個空間同樣撂挑子不幹。
很顯然,由於外星人“不專業”的演繹態度,使得土著的反應脫離了原本的“劇本”,如此一來,地球人給的那堆臺詞,也就失去了意義。
伊斯看著地球人給的滿篇資料,有種為求通關歷史考試而縮印了滿紙小抄,臨考一看,發現tmd居然錯帶成科學公式的坑爹感。
這種情況下,可不就剩掛科一途?
不,那是地球苦逼學生的唯一解。
第三宇宙外星人的解法可就多了。
比如說,把這歷史考試改為科學考試不就對了嗎?
“看來,接下去的行程有點滿啊……”
伊斯一邊說著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話,一邊做了一件極為驚悚的事情。
他分解(殺死)了在場的所有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