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部分

和他的帝黨集團們極力主張實行金本位制,這個呼聲得到了英法美德俄五國的強烈支援,同時光緒新扶植的康有為、梁啟、譚嗣同等人也開始主張仿造日本變法圖強。

光緒主張的意見一向會被慈禧反對,而這次又是明顯的奪取財政大權,慈禧自然不願意。而列強們看好支援的意見,又一向被朝廷的一批頑固守舊派所反對。

這樣一來,光緒和列強們都贊同的金本位制改革便成了爭鬥焦點,在慈禧和一批守舊大臣們的阻撓下,金本位制改革計劃泡湯。不過慈禧和那些守舊分子們也知道這次危機關乎朝廷大半的財政收入,一旦貶值一大半,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會給本就脆弱的經濟造成沉重打擊。於是爭論當中,慈禧和那些守舊大臣們也試圖另外尋找一個辦法度過危機。

考慮到白銀不可能無限制下跌,因此雙方最終達成短期協議。朝廷暫時由原本的銀銅本位制轉為金銅本位制,短期內撇開白銀以便應對銀虧危機,等到白銀價格穩定後再改回來。

這個折中最終被各方所認同,於是朝廷下令將戶部和各省存留的白銀向英法美德俄等國兌換成黃金,以便暫時執行金銅本位制。與此同時,民間賦稅拒收白銀,使得民間放棄收集白銀轉而向國內外商家銀行兌換黃金來保值。

………【第118章 遠東金融風暴(2)】………

歷史上,1894年以前,清帝國經濟總量還是世界第一。1895年時,清帝國因為甲午戰敗割地賠款導致經濟瀕臨崩潰,使得美國經濟總量過清帝國成為世界第一。

如今,王辰浩的出現改寫了甲午歷史,蝴蝶效應有了一定的影響。1895年時清帝國和美國的經濟總量保持了平衡,各佔13。5%並列世界第一,而第三位的則是英國的8。2%。但因為清帝國的經濟支撐是以農業房地產為基礎,而美國和英國卻是以工業為基礎,至1896年3月,美國的經濟總量達到14。2%,清帝國繼續下降至12。7%,英國升至8。3%,美國過了清帝國成為世界第一,英國第三。但這只是假象,清帝國的人口是英國的十倍,總量卻不到兩倍,生產力和生產效率5:1,使得清帝國依然是極其落後的貧弱國家。

清帝國雖然貧弱,但怎麼都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一個級經濟體,其用於市場流通的貨幣規模極其龐大。

十九世紀的最後幾年,世界白銀年產量達到1。2億盎司,約合34oo噸。這些白銀基本上消耗在少數實行銀本位制的國家內,中國、美國、墨西哥、日本和沙俄等國。而清帝國作為一個級經濟體,又是實行銀銅本位制的國家,按照其每年財政收入佔國民收入的2o%計算,其國內白銀流通量將達到四億兩。

一開始,國內外的各大銀行商們還微笑著接受清帝國官府和民間的白銀兌換黃金的請求,但是清帝國的龐大白銀流通量,四億白銀蜂擁套現黃金,使得大多數的銀行黃金儲備迅枯竭。由於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基本上都是金本位制,該國紙幣和黃金等值兌換,因此很快國民又開始蜂擁套現各國紙幣,造成各國在華銀行的金融儲備急劇下降,嚇得他們立即停止兌現兌換,甚至關門。

而握有黃金最多的則是歐美國家,英國滙豐、德國德華、俄國俄華道勝、法國東方匯理等為代表性的國際大銀行商們同樣明白美國拋售白銀將給國際銀價帶來巨大的銀虧問題,因此他們很快拒絕對華白銀套現黃金或者紙幣。

光緒責令總理衙門負責跟各國銀行商們交涉,希望各國銀行繼續開門兌換。2月15日,在英國公使竇納樂的撮合下,滙豐、德華、俄華道勝、東方匯理、麗如、正興等三十多家歐美銀行商們組成銀行團同總理衙門談判。

英法美三國出於想要繼續控制清帝國的海關,因此他們提出支援清帝國暫行金銅本位制進而轉變為金本位制,不過他們要求清帝國向他們借款12oo萬英鎊(1億庫平兩白銀)作為支撐金銅本位制暫行的保證。以九五折扣(95%)交付,年息五厘,限五十年還清,不得提前或一次還清;以海關收入作擔保;償還期限內,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職位必須由英國人充任,五位副稅務司中一個是法國人一個是美國人,從而使英法美三國獲得了控制中國海關行政五十年的保證。

德俄兩國一直想插手中國海關,他們支援英法美三國提議,不過條件是要求把德國和俄國加進去。

除了政治考量,各國列強們經過研究認為,美國廢除白銀收購法案大量拋售白銀肯定會影響國際銀價造成銀虧,各國商議的結論是白銀和黃金的比值將由現在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