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8部分

用運輸機來生產,避開中華帝國的監管。

在戰鬥機方面,各國都沒有明確的限制。中華帝國在這方面一家獨大,經過中美戰爭的洗禮,中華帝國的老式貓妖戰機系列均已經淘汰。全部替換成了更先進的雷電戰鬥機和地獄火戰鬥機。而在這方面,歐美各國無法抗衡,其財力也不允許他們在短時間內追趕上或者超過中華帝國。

不過,歐美各國不限制戰鬥機的研發和生產,但是卻要求中華帝國放寬高技術武器裝備的出口限制。允許各國裝備中華帝國的先進戰鬥機。對此,中華帝國方面沒有反對,反而大力支援,表示可以向盟友和友好國家優先出口雷電戰鬥機,藉此賺取外匯。

陸軍和空軍軍備率先敲定完成,各國都基本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基本上解除了再次爆發大戰的危機。

各國遵照國聯裁軍條約規定,陸續開始大裁軍。在這方面,法國的速度最快,因為法國國民對戰爭的反感程度以及達到了極限,法國政府不得不大刀闊斧的裁撤陸軍。德國見法國快速裁軍,有部分德軍軍官甚至希望趁機突襲法國,但是遭到德**方和中華帝**方的強烈不滿,這種想法頓時放棄,德國於是也大規模裁軍。

法國和德國是主要的戰爭爆發源,兩國都按照條約規定進行大規模裁軍,其他國家也就都陸續放心了,紛紛裁軍以減輕財政壓力。

然而,國聯五大常任理事國並不能完全放心,除了陸軍和空軍,他們最關心的海軍裁軍計劃也必須要得到解決。

法國海軍最先tǐng不住了,因此法國財政壓力越發吃緊,龐大的海軍軍費和海軍裝備維修保養費的開支被法國總統府砍掉了絕大部分。軍費開支從戰時的600億法郎一下子降至不足十億法郎,砍得非常之兇猛,令法國海軍悲催無比。刨除通貨膨脹因素,十億法郎此時僅僅相當於200萬龍幣,不足中華帝國海軍軍費開支的一個零頭。

法國海軍沒有了軍費支援,也就放棄了海軍軍備想法,積極推動其他四國海軍進行大裁軍。

同樣,義大利海軍也因為軍費被削減了四分之三而被迫佔到法國一邊,積極勸說中華帝國、英國和德國對海軍進行裁撤和裝備的削減。

問題糾結在中華帝國、英國和德國三國之間,英國是傳統海上強國,不甘心海軍比中華帝國海軍弱。德國海軍自日德蘭海戰勝利以來,雄心勃勃的也不甘落寞。而中華帝國海軍也得保持世界第一海軍強國的地位和龐大海外殖民地的海上交通安全。也不願意大幅度削減。

此時的英國海軍,自從日德蘭海戰戰敗後,英國海軍主力盡失。雖然後續建造了大量戰艦補充,但是海軍總噸位也無法達到極盛時的狀態。英國海軍此時總噸位已經降至歷史最低點,不足35萬噸,主力艦不過八艘。昔日的強大英國海軍已經不復存在了。

而德國海軍此時作為世界第二大海軍,擁有主力艦48艘,各種大小戰艦兩百多艘,總噸位超過130萬噸,是德國海軍史無前例的輝煌時刻。

中華帝國海軍則更加強大。主力戰艦數量達到82艘,各種作戰艦艇超過600艘,總噸位近300萬噸。

當然,中華帝國海軍主力艦當中包括俘獲的美國海軍部分主力戰艦,以及美國造船廠內剛剛完成最後舾裝,正在開往中華帝國國內的那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和四艘奧林匹亞級戰列巡洋艦,還有中華帝國的幾個海軍造船廠剛剛下水的後續補造的四艘明級戰列艦。這十二艘戰艦都是搭載了18英寸主炮的超級戰艦,都是世界最強戰艦。

中華帝國海軍反對裁減,理由之一是中華帝國海軍希望保持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理由之二則是中華帝國擁有廣闊的海外領地需要保護,保持全球投送的海軍力量是必要的;理由之三是各國提出的海軍力量比例會造成中華帝國海軍大量主力艦被裁掉,而中華帝國海軍的主力艦的服役時間都很短,造價高昂,就算拆解也要耗費相當的財力,因此從經濟角度考量,中華帝國方面也不同意。

三國海軍高層經過多次閉門磋商,但分歧依然很大。

就這樣。國聯關於各國裁減海軍的計劃遲遲未能落實,各國海軍就這樣耗著,都不先裁減。

這種情況又持續了三個月,到了1918年七月,終於有人先撐不住了。距離世界大戰結束已經一年了,英國聯合內閣對經濟的復甦努力未能取得預期效果,英國妄圖恢復金本位制體系。但是其經濟恢復乏力,僅僅只有戰前1905年的水平,鉅額的財政赤字迫使英國政府大幅度削減海軍軍費,英國海軍在建的六艘超級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