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7部分

馗�200毫米。a7v戰車的最大特點是,它是世界上乘員人數最多的坦克。高達23人操作。23人的佈置是除了車長、駕駛員、副駕駛員、通訊員、訊號員、信鴿員和瞄準手、炮手、裝填手外,光機槍手就有12人,另有2名機械師。這23名乘員還是從不同的部隊抽調來的,車長為軍士或軍官,駕駛員和機械師來自工兵部隊,炮手和裝填手來自炮兵部隊,12名機槍手來自步兵部隊。這也為整車的指揮和協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a7v戰車為典型的箱式結構,拿現代的觀點看,它更像一輛裝甲輸送車,靈感來自中華帝國m07式裝甲運兵車。

由於德國人沒有弄清楚中華帝國的主戰戰車和裝甲運兵車的概念,因此將裝甲運兵車當做突擊戰車。最終設計出方方正正的殼體,眾多的武器,活像一個“活動堡壘”的怪物來。

a7v戰車在設計上和總體佈置上,有許多獨到之處。它沒有嚴格的戰鬥室,車體前部有一門火炮和2挺機槍,無疑火力是強大的。戰車上的主要武器是1門57毫米低速火炮,26。3倍口徑。炮彈的彈藥基數為180發(後增加到300發),堪稱是又一項“世界之最”。輔助武器為6挺“馬克沁”7。92毫米重機槍,車體兩側各2挺,車體後部2挺,彈藥基數為18000發,由12名乘員來操縱這6挺機槍。發動機位於車體中部,車長和駕駛員席佈置在發動機的上方,有固定的指揮塔,這使a7v的整車高度增加。發動機的動力透過傳動軸傳至車體後部的變速箱,帶動主動輪旋轉,推動履帶前進。

由於a7v上採用了螺旋彈簧式懸掛裝置,乘坐舒適性上也比協約國坦克要強。在關注戰車的通訊效能上,a7v也是走在前頭的,安裝有從中華帝國進口的短距離無線電系統,使得該戰車可以在戰場上接到指揮,這時中華帝國戰車和協約國戰車所無法做到的。

當然,a7v的不足之處是,車體高大笨重,機動性差;履帶長度和履帶中心距的比值較大,轉向困難;車底距地高太小,坦克容易“託底”。當然,乘員人數太多,整車的統一指揮和協調,也是一件麻煩事。不管怎麼說,能在坦克誕生的“第一時間”內,獨立造出這樣水平的坦克,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

在1915年11月,德軍在馬恩河戰場上準備了500輛m10式戰車、1800輛m07式戰車,a7v…3戰車1600輛,a7v…4戰車900輛,a7v戰車500輛。

儘管德軍在戰車數量上不如英法聯軍準備了7000輛坦克,但是在質量上德軍佔據優勢。這樣,德軍因為戰車數量不如英法聯軍,因此在索姆河西線迅速轉入戰略防禦。

雙方都有目的的在索姆河方向上集結,於是一場大規模坦克大戰即將在索姆河戰線上爆發。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第421章 坦克大戰【二更】】………

全文字無廣告第421章坦克大戰

不論是同盟國一方,還是協約國一方,當他們的坦克或者戰車數量增加到5000輛以上時,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裝甲集團軍、裝甲師等名稱。全文字無廣告由於交戰國都沒有大規模裝甲部隊作戰的經驗,因此在編制上面,基本上都參考中華帝國皇家禁衛軍第一裝甲師的編制方式,然後再將各個裝甲師擴大為裝甲軍,裝甲集團軍,協約國因為部署了7000輛坦克,甚至出現了裝甲集團軍群的編制。

本該在二戰時才出現的裝甲集團軍群,卻因為中華帝國的刻意挑唆和暗中操作,在一戰時就已經出現了。

1915年11月3日,英法聯軍在佈雷勒河的布朗日擊退了德軍的一次試探性進攻,取得了布朗日戰鬥的勝利。這場勝利使得英法聯軍司令部又充滿了信心,霞飛希望透過一次誘敵進攻後的防守反擊來殲滅驕橫無比的德軍軍。

他提出在冬季實施1個代號為“防守反擊”的大膽行動,其目的是透過迂迴到在英吉利海峽法國西北部的維爾通以包圍德軍,但英國統帥部卻選擇比較傳統的陣地突擊行動意在粉碎位於庫雷希昂的突出部。

之所以選擇在初冬,主要是因為協約國自己生產的坦克無法做到像中華帝國的戰車那樣,在氣動式佈局(空氣流通)和熱量的及時散發方面上的合理佈局,使得英國山寨中華帝國的坦克像是微波爐一樣,士兵很難長時間呆在裡面,因此選擇在初冬投入坦克作戰,可以抵消坦克內部過熱帶來的非戰鬥減員問題。

霞飛為了顧全英法聯軍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