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將陰麗華送回孃家,而不是和劉黃劉伯姬一起回劉家,理由很簡單:他已經做好了做壞的打算,萬一死在劉玄的手上,即使劉家被抄滅,遠在新野的陰麗華也能夠逃生,更能夠在父母的照顧下順利改嫁。

九月,劉秀帶著自己所剩無幾的親信兵卒,來到了洛陽。

在去往洛陽的路上,劉秀經過父城。在父城很有影響力的馮異聽說劉秀經過,非常高興,親自大開城門熱情相迎,不但向劉秀推薦了諸多人材,還主動表示自己願意接受劉秀的統領。

馮異與劉秀之間有著很深的淵源。早在劉秀當初攻打父城的時候,馮異作為敵人,曾經被劉秀的手下活捉。當馮異親眼看見劉秀嚴整的軍隊、非凡的儀表之後,頓時被折服,改變了自己原本想借兵反攻劉秀的想法,轉而向劉秀提出:願意回父城去為劉秀勸降父城。

劉秀的部下對馮異的說辭絕不相信,認為他非常聰明,如果放了他無異於放虎歸山。劉秀對部屬的意見一笑置之:他自信已經準確判斷的馮異的誠心,更何況他劉秀一向不殺俘虜和百姓,馮異也不例外。

馮異沒有辜負劉秀的信任,回到父城之後,他為劉秀說服了父城五縣一齊投誠。然而,就在劉秀為玄漢王朝立下這樁大功勞的同時,他的哥哥劉縯卻在宛城被劉玄殺害了。因此,馮異不但是劉秀的好友,更非常清楚劉秀喪兄別妻的處境。

好友重逢,有心的馮異很快發現劉秀雖然在公眾面前談笑風生,公務以外卻經常鬱郁無語。馮異便經常勸慰劉秀。然而,外表柔和的劉秀,卻不是一個願意被人同情的人。他雖然很感激馮異的友情,卻常常搖手製止馮異對自己的安慰,示意他不要再說下去。

在父城短暫停留之後,劉秀來到了洛陽。他很快就將一片混亂的洛陽城恢復了正常的秩序,並且修復了官署和宮室,派人向宛城的更始帝劉玄回報。

得到訊息的劉玄雖然懊惱劉秀居然沒死,但是對自己能進京登基卻不免喜出望外,很快就選了個黃道吉日“遷都”洛陽了。

劉氏的玄漢王朝入主洛陽,似乎預示著漢室的復興。於是,經歷過西漢和新朝的老臣們都從長安城來到洛陽朝見更始帝。

這些兩朝官員有長安城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等等。來到洛陽,這些見多識廣的老官員們頓時目瞪口呆:那個站在高臺上神氣活現的更始帝劉玄和他身邊的親信們,雖然一個個身穿盛裝,卻居然都是女人的!漢服制度是非常複雜和考究的。君王后妃以及公侯高官的服飾都有嚴格的規矩,與平民百姓完全不同,稍微搞錯一點都會變成四不象。

劉玄大字也不識幾個,雖然叨先人的光姓了劉,哪裡知道什麼制度規矩。而他那些同樣狗屁不通的親信,本就是一群江湖上的烏合之眾,更對國家典籍一竅不通。這幫傢伙,誰也不知道大漢天子和公侯將相應該穿戴怎樣規制、怎樣花紋的服裝佩飾。結果就是這樣了:這幫男人,把后妃的服飾堆到了自己的身上。

臺下的長安舊臣們面對這樣一群帝王將相,哭笑不得。正在面面相覷、暗暗嘀咕的時候,劉秀出現了。對典籍非常熟習,並且素好整潔的劉秀,是整個大殿裡,唯一真正穿著合乎制度的漢服,並且也將漢服穿得格外風神俊朗的一個人。

西漢老臣們看見劉秀的風采,頓時有恍如隔世的感覺,彷彿劉秀的出現,將逝去的大漢王朝又活生生地展現在了他們的面前。他們喜不自禁,紛紛感嘆:“真沒有想到,我們這把老骨頭還能看到舊日的樣子。”

整個玄漢王朝,只有劉秀使他們產生了好感。玄漢王朝雖然定都洛陽,但是實際勢力所及,只有大部分的河南以及長安、南陽等地。在這片區域之外,充斥著各種旗號的地方割據武裝,他們對“更始帝”嗤之以鼻。而洛陽開闊的地勢,更有容易受人侵襲的弱點。

為了保證王朝能夠坐定天下,一定要招降各地的武裝,尤其是冀州一帶(緊鄰玄漢的河北地區)。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誰有這個能力和勇氣去完成他?新任大司徒劉賜,是劉玄和劉秀的堂兄,他清醒地意識到,整個玄漢王朝的文官武將裡,只有劉秀有這個能力和勇氣。更始帝劉玄很想讓自己的親信幹這件事,因為被招降的軍隊勢必要與去招安的將領產生深厚的交情。

可是他團團亂轉之後,發現事情確如劉賜所言,只有劉秀能夠擔此重任。無可奈何之下,劉玄任命二十九歲的劉秀為行大司馬事(代理三軍總司令),前往河北一帶招降人馬。同時,劉玄對劉秀很不放心,更隱隱地巴望他被不服招降的地方武裝一刀兩段。因此,他居然沒有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