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手、爆破專家、馴犬師、空中救援者、司機、技術專家等所應具備的技能。
奧地利特種部隊經常與瑞士GSG-9特種大隊交流經驗,“眼鏡蛇”隊員自從1983年德國GSG-9特種大隊提議舉行國際特種部隊大賽以來,每年都參加,第一屆在德國舉行,1995年前兩年一屆,1995年後4年一屆。競賽內容共有10項特種運動專案,每隊派6名隊員參加。2003年的國際特種部隊大賽,共有45個代表隊參加,“眼鏡蛇”力壓義大利和愛爾蘭隊,奪取了冠軍。“眼鏡蛇”反恐特種大隊由4個支隊構成,分別是幹部和保障支隊、作戰支隊、新隊員培訓支隊、技術支隊。後者主要負責作戰技術保障、觀察和通訊,作戰支隊分4個作戰分隊:“東方”、“中央”、“西方”和“南方”。目前,“眼鏡蛇”特種大隊中共有366名隊員,部署原則是每個作戰支隊駐地與相應方向任何居民點的距離不超過1000公里,保障在70分鐘內到達任何居民點參加行動。
特種大隊在維也納郊區的新駐地是專為“眼鏡蛇”計劃建造的,1992年10月26日正式入住,營院周圍有兩道防護電網,防止滲透和竊聽。營院內有辦公大樓、生活區、訓練中心、體育場、訓練塔臺、游泳池、600米距離內訓練用地面靶場、直升機庫、直升機著陸地、車庫、500米長的障礙帶等設施。
特種大隊裝備了各種專用車輛,包括廣泛裝備無線電裝置的“梅塞德斯”牌專用車、監視車、特種裝甲車、人員運輸車、救護車、越野車、卡車,還有摩托、快艇、AS335N和“奧古斯塔-貝爾”212型直升機。在任何時間,根據第一需要,特種大隊可隨時呼叫空軍現役直升機和飛機,如派士pc-7、S-70A-42“黑鷹”、c-130“大力士”等。此外,反恐大隊還可每週一次呼叫當地民航飛機用於特種訓練。戰鬥隊員行動時通常穿著陶瓷防彈背心,戴黑色面罩、防毒面具和特製頭盔。
特種大隊武器裝備精良,在基本技術效能相等條件下,多選擇奧地利國產產品,標準裝備是奧地利Steyr公司生產的5.56毫米突擊步槍、9毫米格洛克-17手槍,狙擊手使用Steyr公司生產的SSG-69狙擊步槍。此外還裝備有格洛克-18(格洛克-17的自動射擊型)、格洛克-19(格洛克-17的截短型)、Steyr公司生產的tmp、cISm300、SpAS12、雷明頓870、德國h&K公司生產的mp5、m512、mZp1、mp88、S&公司生產的m36、俄製AK-47、美國m16、格洛克-26、格洛克-17t等各種型別的槍械。
從2004年開始,“眼鏡蛇”特種反恐大隊由38歲的特雷本雷夫少校指揮。特雷本雷夫少校是奧地利聯邦安全域性學院第187屆畢業生,已有9年特種兵戰鬥經驗,此前在阿爾卑斯山憲兵隊和爆破專家大隊服役,曾參與過為奧地利銀行護送新幣歐元的特種任務。“眼鏡蛇”反恐特種大隊的行動情況非常機密,公眾知之甚少,整個歷史上沒有一名隊員死亡。2002年改革後,行動透明度增加,當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半年期間,大隊共執行了157次抓捕、60次搜查、461次護航任務。
2001年9-11事件後,“眼鏡蛇”大隊代號“虎”的飛機護航任務大大增加,這項任務自1981年開始執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還培訓了許多外國隊員。目前,隊員們每天要護送6個航班,具體航線選擇根據行動情報在風險等級原則上確定,曾有兩次成功地制止了恐怖分子的劫機企圖,其中包括1996年粉碎了劫持一架俄羅斯客機的陰謀,參與此次行動的所有隊員都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