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以我才說的啊”的人,不是個性不好便是欠缺常識,像這型別的人還真是不少。要怎麼面對這樣的人呢?

這型別的人,即使責備他說“都說這是秘密了,怎麼還跟別人說呢?”他還是不會有所轉變的,因為他根本不認為自己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所以,期待他對洩露出去會很麻煩的事情守口如瓶,根本是很困難的。

如果自己的秘密被他散播出去了,用同樣的辦法報復他也是一策。將他的壞事、弱點等等被人知道了會很麻煩的事情,有意無意地給散播出去。

讓他知道你是有仇必報的人,讓他對你有“這個人要非常小心”的強烈印象,這樣效果就達到了。

不過,“健忘”也是這一型別人的特色,過了一段時間,同樣的事情會再度發生。所以,麻煩的事情不要讓他知道,才是上策。

一味地主張善待弱勢群體

要善待兒童、要善待老人、要善待寵物、要善待地球……

報紙網路上就刊載著許多“要善待……”的文章。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似乎變得喜愛追求友善,並要求別人要友善、要親切。友善是現代社會的趨勢,大聲疾呼友善之必要性的人,便會獲得注視與讚賞。

社會原本就是需要友善的,這的確沒有錯;然而,過度堅持友善之必要性的人,其人格是值得懷疑的。為什麼在令人覺得沒有必要那麼堅持友善的地方,也要堅持必須友善不可?

就曾聽說這樣的例子。將“友善”變成一種“主義”來倡導,並從事各種活動來推廣的人當中,有些人表面上對社會訴求友善的必要性,私底下卻不把屬下當人看地來役使、對妻子暴力相向等等。

這看起來是矛盾的,為什麼會如此呢?難倒他們認為對自己人就沒有必要友善嗎?

應該不是這樣的。一味地、過度地重視友善,開訴求其重要性的人,其本身的成長過程便是欠缺雙親的友善對待。因為對友善感到飢渴,實際上則是既欠缺友善也欠缺人情,這樣的例子也是有的。

就這一點,最好留意不要搞錯了。

誤以為高呼友善的人便是個友善的人,而以為對方可以依賴、信任,這是很可能自找傷害的。

因為這樣的人,當自己的立場、權利或堅持的事情遭到挑戰時,是很容易發怒的自我主義者,並且非常有可能是個表裡不一的人。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強求別人應邀

在社交場臺,有很多人喜歡用強迫的方式邀請別人,別人明明不願意,他們仍然堅持邀請,其實,他們是忽略了拒絕者的想法和立場。

這種人面對對方拒絕時,會一再重申自己的意見,以為如此對方就不會再拒絕。觀察這些不顧對方推辭仍一再邀請的人,可推測其大概有四種想法。

1。把對方的拒絕看成客套

這時,邀請人就會繼續對對方說:“你不必這麼客氣嘛!”但對方如果再次拒絕,他仍要求:“我看你真是太客氣了,現在已經下班了,你就輕鬆一點,不必這麼認真嘛!”一再發揮他推己及人之心。

2。主觀地以為對方如果拒絕,就等於斷絕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所以當對方推辭時,他們會覺得很失望,認為對方太不給面子了。這種人遭到對方拒絕時,則會表示:“我誠心地邀請你,你卻一再拒絕,真是太不夠意思了!”

這種人試圖勉強對方,當對方推脫說:“你實在有所不知,我已經和太太約好了,所以真的沒空來!”邀請人仍不放棄,還故意諷剌他:“我看你是怕太太吧!”以話中有話的方式來刺激對方。甚至邀請者還會聯想:就是他太太在破壞我們兩個人間的感情。

3。邀請人一個人玩樂時,會覺得寂寞而缺乏勇氣所以邀請的物件都是固定的

田於邀請人和被邀請人有共同玩樂的經驗,且認為兩個人的搭檔天衣無縫,所以就想勉強兩個人同樂藉以壯膽。換句話說,真實邀請人是依賴對方,因此無法獨自取樂而勉強對方。

4。邀請人希望對方滿足其虛榮心,聽他炫耀,或讓他宣洩心中不滿或惱怒的情緒

只要仔細分析邀請人的動機,就可以瞭解對方為什麼會有這種強迫行為。這類人希望自己邀請的物件能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所以完全忽略別人的權利和心理動機。

。。

常把“我”掛在嘴邊

與人交談時,常可聽到有的人開口閉口都是”我……”“我的……”,這種話聽來著實刺耳,但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