跎這麼多年,不過還是有三分底線所在的,若是再葉使君心中某郭守敬存在之價值。便是製造這等殺人兇器,郭某無才無能,恕難從命。”
“你!”陳元靚頓時瞪大了眼睛,沒有想到郭守敬竟然在這個時候弄出了這麼一個么蛾子,你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麼!
葉應武倒是似乎早就料到郭守敬會有這麼一出,不慌不忙的坐下來淡淡說道:“難道郭先生把這火銃、飛雷炮,都看作單純的殺人兇器?原本某還以為,郭先生是深明大義之人呢。”
郭守敬不卑不亢的衝著葉應武一拱手:“不假,這火銃和飛雷炮對於蒙古騎兵來說。絕對是一大殺器,研製出來後自然能夠大大減少宋軍兒郎們的犧牲,也能夠避免這一方土地遭受蒙古鐵騎的蹂躪,但是自古以來每一種新式兵刃的產生。都意味著大量的傷亡,所以郭守敬不才,認為這是一殺人兇器。也有其中些許道理。”
葉應武點了點頭,苦笑著說道:“也罷。也罷,既然你是這麼想的。某也不好多說些什麼,不過郭先生和陳先生兩位,認為天武軍只能製造這等殺人兇器,卻是荒謬之至。”
“哦?”郭守敬頓時來了精神,而陳元靚也是下意識的豎起耳朵。
葉應武輕輕說道:“某不想多說別的,只想問先生三個問題。”
郭守敬沉吟片刻之後,慨然說道:“若是守敬能夠回答,自然不會隱瞞使君,還請使君說來。”
伸手敲了敲桌子,葉應武笑著說道:“第一呢,為什麼樹上的蘋果是向著地面墜落,而不是回到天上?第二呢,燒開的茶水所散發出的霧氣有的時候甚至能夠把茶壺蓋頂開,此等力道為何不能為吾等所用?第三呢,鳥又雙翼,則可以御風而行,若是人亦有雙翼,可否乘風直達九天之上?”
話音漸漸消散,郭守敬和陳元靚已經目瞪口呆。
“這······這是什麼問題?”即使是郭守敬博覽群書,也沒有想到葉應武會問出來這麼怪異的問題,可是你要說他問出的這些問題沒有絲毫的根據也不行,因為這確確實實就是生活正每時每刻都可能發生的事情。
蘋果就該落在地上,燒開的茶水就有本事頂動壺蓋,人本來就不可能像鳥一樣飛翔。
可是葉應武偏偏問的是為什麼!
無論是郭守敬還是陳元靚,面對這樣再簡單不過的問題確實感到無比的頭疼。
早就已經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葉應武還是忍不住輕輕嘆了一口氣,這些在後世都是初高中物理課本上的知識,放在這七百年前的時代,卻能夠讓南北最著名的兩位“科學家”無言以對。
其實這也怪不到兩個人頭上,自古以來華夏在科學與技術當中,更為重視的一直是技術,包括北宋著名的科學家沈括,在科學和技術當中或許更偏重於科學,但是歸根結底也是為了技術的應用。
就像葉應武前世所閱讀林語堂先生在《吾國與吾民》中所說的那樣,中國人更喜歡的是透過技術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便利,卻並不想知道這項技術為什麼可以這樣的執行使用,甚至可以說,就算是沒有這些先進的工農業生產技術,中國人依舊可以安安穩穩而又平靜的生活下去,畢竟他們站在肥沃的土地上,擁有著廣闊的疆域,不用害怕像歐美人那樣為了寸寸土地而大打出手、為了一點兒金銀珠寶而反目成仇。
老天爺在帶給中國最豐厚、最富饒的土地和財富的時候,也在無形之中扼殺了華夏民族對於科學的求知慾。
不過葉應武倒也沒有興趣給這兩個沒有一點兒物理基礎的人解釋這些問題,畢竟他自己的物理也就是個二把刀水平,在這兩人面前裝裝逼還是綽綽有餘,隨便拉一個理科生來都能夠讓葉應武吃不了兜著走。而且葉應武也不想過多的干預科學的傳承和發展。
自己今天想要做的,只是讓科學的萌芽在這片豐饒的土地上先出來而已。此時不過還是十三世紀,歐洲還快樂的在中世紀的黑暗中掙扎,距離文藝復興和大航海還有二百年,早著呢,有的是時間。
看了一眼低頭陷入沉思的郭守敬和陳元靚,葉應武打了一個哈哈,淡淡說道:“等到什麼時候郭先生想明白了某這些問題的答案,某估計也就明白,為什麼會讓郭先生前來了。”
葉應武沒有再搭理兩人,徑直走到房門外。
院落裡面的迎春花,迎著風盡情綻放。
“不知不覺得,春天已經來了。”葉應武忍不住感慨一聲。(未完待續。)
ps: 關於盜版,還是想說兩句,這盜版現在真的是已經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