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他是中國第一個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的傳奇人物。那是一九二四年九月八日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上的他一身戎裝,兩目逼人,在桀驁中透出一種儒雅。照片說明是:“General Wu(吳將軍)Biggest man in China。”(中國最強者)
《時代》週刊介紹吳佩孚:他是中國最能幹的軍事家。他統治著除滿洲之外的整個中國北方和中原。他任直魯豫巡閱使,北京屬於他的管轄省份。儘管他贊成*制,但其目的是用武力統一中國。這一政策,使他與滿洲的督軍,以及南方的孫逸仙發生矛盾。北京局勢有一個特殊情況,現任總統曹錕曾是吳大帥的敵人,在曹錕當選為*總統時,吳大帥沒有反對,據說他被“買通”了。他不僅僅是一位軍事天才,還精通文化、科學和文學。他學習很刻苦,近來開始學習英語,聘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他只給教師一個小時的授課時間:早上四點三十分到五點三十分。他還以“說話柔和、手段強硬”而著稱。
在《時代》週刊刊登他半年後,如日中天的他就跌落下來。那是第二次直奉大戰,吳佩孚的手下馮玉祥從前線回到北京發動兵變,囚禁曹錕。吳佩孚從天津乘船浮海逃命,從此再也沒有振作起來。一個手統數十萬虎賁之師的大將軍於一夜之間變成了飄零湖海的亡命客。想就一年前,吳佩孚五十大壽,當時吳抱著一統山河的念想。吳佩孚在洛陽專意練兵,並且在洛陽修建繼光(吳佩孚與戚繼光都是蓬萊人)樓以款接天下士,並在樓上親題一聯:
得志當為天下雨;
論交須有古人風。
其時天下名士奔走於洛陽道上,張謇、章炳麟、康有為都是門下客。
一九二三年四月二十二日(陰曆三月初七)吳佩孚五十壽辰,各方顯要到洛陽慶賀的,達七八百人,康有為手書一著名的壽聯是:
牧野鷹揚,百歲功名才半紀;
洛陽虎視,八方風雨會中州。
應該說吳佩孚是軍閥中最講究傳統道義的。就在他第二次直奉戰爭,敗給了張作霖和馮玉祥。部下勸他到租界裡躲躲,他不聽。吳佩孚信奉做事可以失敗,但做人不能失敗,原則的問題是不可討論的。吳佩孚最終成為悲劇人物,表面看來,是部將馮玉祥所害,背後捅了他刀子,馮於陣前的反戈一擊令吳猝不及防應聲倒地;但史家多認為,是曹錕拖垮了他。曹錕的賄選致使中國走馬燈似的政壇亂象迭起,國內局勢如沸騰的大鍋,終至人神共憤,最後使直系功敗垂成。吳佩孚的武力統一中國,獨步天下的美夢便成為夢幻泡影。吳佩孚頭腦裡的傳統觀念是紮了根子,舉手投足都是傳統的規範!曹錕曾有恩與他,無論主公如何無能,他都不能取而代之——老上司曹錕那麼不受人愛戴,登上總統寶座後只知道在後花園裡尋歡作樂。他卻寧肯躲在洛陽,遠遠地打量著老上司的胡鬧,也不願背上“犯上作亂”的罵名;無論局勢如何反覆,他還是穩坐釣魚臺——當初驚悉第三路軍總司令馮玉祥叛變、本軍形勢危急之際,他的日本顧問焦急地請其與昔日的老師段祺瑞攜手應付危局,他卻大談“千古不磨之成文憲章,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堅稱自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堅決不做違背四千年“成文憲章”的事;無論叛將如何討饒,他不寬恕容納——馮氏的國民軍發動第二次政變後,滿以為驅逐了段祺瑞會使吳佩孚高興,便通電要全軍投靠吳氏門下,吹捧“吳玉帥”有“命世之才”,並表示:“此後動定進止,惟吳玉帥馬首是瞻。”但他接到通電後,卻只批了四個大字:“全體繳械”,愣是把馮玉祥從送上門可以利用的鞭子,逼成了一把能灼傷自身的利刃;無論外力是否可借,他也不稍加利用——外國人的拉攏,外國人送的武器,都被他一概拒絕。
文章將軍——吳佩孚(4)
我們可以替吳大帥設想,只要他不那麼“固執”,稍微圓通一下,他本人的命運乃至北洋集團的命運,都極可能因而改變。歷史也會是另外的樣子,但歷史不能假設。起吳佩孚於地下,飽讀詩書的他還會以關羽岳飛為模範。因為秀才出身的吳佩孚還沒有完全被“兵者,詭道也”兵不厭詐的權謀所覆蓋,雖然太多的戰爭血腥應該教會他怎樣為了自己把道德放在一邊,但對有些從傳統文化出來的人來說,道德是他的精神的根脈,失去了根脈,他會有種不能承受之重。其實在兩千多年的春秋無義戰時期,這種道德主義的行徑就已經被敵手嘲笑且利用了:那個“仗義”得非得等敵國的軍隊上岸列好陣後再出兵的宋襄公就是這個樣子?宋襄公曾被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