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2部分

在那兒,王啟年翻出的那件案子如今已初步審結,牽連到地官員多達四十餘位,小吏更是有一百多名,這對趙與莒的革新政策是一項沉重的打擊。/

“東北官員委派,按著中原之例,自流求選拔三分之一,吏部選派三分之一,原先蒙元官吏,臻別之後再留用三分之一。”盤算了許久,趙與莒還是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他嘆了口氣:“不過,各級官吏都須相互監督……此戰之後,將有大批近衛軍和忠衛軍士兵退伍,在東北給他們劃分土地,由他們組成勳議團,有直接奏報之權,監督當地官員施政,勿使之有枉法之舉。”

“勳議團?”

崔與之對於這個新鮮詞甚為敏感:“勳議團俸祿如何,算幾品官銜,是否入吏部檔案?”

“勳議團由退伍軍士組成,只負責監督地方官員是否枉法,不得直接干預政務。”趙與莒道:“沒有俸祿,沒有官銜,也不入吏部檔案,只是在禮部備案,這樣既不增加冗員,又沒有太多財政支出,不虞使得武人干政……你看如何?”

“陛下以勳議團制約地方官員,那誰又來制約勳議團?這些退伍軍士,雖然已解甲歸田,可拿起武器便又是軍人,他們的袍澤故舊,還有許多在軍中服役,如何不是武人干政?”崔與之搖頭道:“不妥,不妥!”

“那當如何是好?”趙與莒頗為無奈地道:“朕又不想增加冗官,又不願讓地方官失去制約,又不願讓武人過於勢大,崔卿何以教我?”

臣二人在博雅樓中談話,並無他人在場,因此崔與之當面否決趙與莒的想法時,並未給他留下情面。/趙與莒這點容人地雅量還有,沒有因為被駁斥而面紅耳赤。而是將球拋給了崔與之。

崔與之閉目凝眉,好一會兒之後,他道:“不過,以勳議團制約地方官員。倒未必不可,只不過勳議團成員不能單用退伍兵卒,他們的人數在勳議團中,只能佔少數,三分之一便可。/”

“勳議團中,三分之一為儒生,須得……至少過了秋試,方可擔當。三分之一為鄉老中德勳聲望俱高。年紀須過五十方可任之。剩餘三分之一,再由軍士、守法商賈、工匠充任,陛下以為如何?”

崔與之畢竟是出身於士大夫階層,故此在他的勳議團建議中,他所代表的儒生、鄉老,總數佔了三分之二。而作為新興勢力的商人、工匠和軍人,則只佔了三分之一。趙與莒微微眯了眯眼睛,露出一絲微笑,這笑容落入崔與之眼中,他恍然大悟:“官家方才是在耍臣!”

若是趙與莒自己提出這個勳議團構成崔與之少不得要與他討價還價,儘可能將其中新力量的數額減少下來,趙與莒最初故意說勳議團全由退伍軍人組成。為地便是他這個三三原則。

在趙與莒看來,這個三三原則組成地勳議團,雖然表面上是由保守勢力佔了絕大多數,但實際操作中卻有極大的彈性:儒生的確定上,那些新式學堂中畢業地人,自然也可以透過秋試。/獲得進入勳議團的資格;鄉老的確認上。那些合法地半地主半商人地老人,當然也可以成為勳議團的成員;至於退伍軍人。這可是那些保守勢力所無法控制地力量,即使他們的子弟到了軍中訓練。可所謂軍隊是熔爐,那些保守子弟從近衛軍出來,其中大半地傾向只怕都會改變吧。

故此,勳議團若是能得群臣和士大夫們支援,將地方官員的權力再度分割,而他這個天子牢牢控制住勳議團的任用罷免權,那麼他個人對地方的控制又增強了幾分。

這並非是他個人權力慾過強的結果,站在他如今的位置,開始有些理解為何歷代雄主都是夙興夜寐地辛苦,從秦始皇開始便是如此。原因很簡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來皆是如此,特別是到了地方上,總有些歪嘴和尚能將好端端的經念差了。/若他不親自督問,趙與莒可以肯定,他比起那些政令出不了京城的皇帝好不到哪兒去。

也正是因此,歷代雄主大多都形成了多疑剛愎的性子,哪怕曾經跳脫瀟灑從諫如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晚年也會將魏徵的墓碑給推掉毀約不將女兒嫁與魏徵之子。再心胸開闊,總被這幫子瞞上欺下的傢伙折騰來折騰去,也會大雷霆之怒,乃至……

趙與莒想到那史無前例地十年,他曾看到過一份資料,說某位偉人之所以會動史無前例,便是因為覺下面官員在把他抬上神壇的同時,有將他架空成泥胎木塑的跡象。他甚至在接見記時否認他改變了整個中華,而嘆息他連都附近郊區都無法改變。

有關勳議團的決議事關重大,當然不能由這群臣二人在博雅樓中做出最終決定,還是要透過大朝會,哪怕只